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811|回复: 7

对话会的感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 1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话会的感受
宋宝安

   美人儿潘多拉念念不忘宙斯刻意交给她的那个装着各种妖精怪物而谎称装着无价之宝的金盒子,老想打开。好奇心驱使,美人儿最终还是轻轻打开盒子偷看。这一开不得了,妖精怪物从盒里跳出来,包括瘟疫,嫉妒,怨恨,复仇,好逸恶劳,等等......,竟为人类带来无法挽救的灾祸,从此陷入痛苦的深渊。潘多拉一看情形不妙,赶紧盖上盒子,总算把“希望”留在里面,没有一起飞去。此后的人,有了“希望”,不管遭遇怎样的厄运,总是抱着希望勇敢地生活下去。这则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还是三十多年前上外文学课时听老师讲的,当时印象很深。随着时间的飘移岁月淘洗,在脑子里留下的只剩潘多拉给人“希望”的溢美。只在重新梳理完整的故事时,才把她的劣迹罗掘出来。

   古希腊罗马神话虽为异史,它塑造出的诡行殊态,譎异奇特,性格复杂,惟妙惟肖,一语难蔽的人神形象堪称孤标另举的楷模。以资为鉴,烙笔汗青的正史,要显得矫揉造作,不尽人意。要麽  溢誉有加;要麽笔诛挞伐。是历史观取舍思维的两级摇摆,情感概念的泾渭分明,还是历史源本不存中间地带,不白即黑?

    2010年5月23日参加《宝泉岭论坛》北京之家与《中国知青史》的作者刘小萌“对话会”,受益非浅。在北科大谒见了刘小萌,窦忠强,王显庆,石予民,老乡石慎景,及众多文友已是大喜过望。聆听《知青史》的梗概,“上山下乡”的分析,得经获宝。

    绾含古今,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虚美,不隐恶”的司马迁之后,敢指时代“病灶”,敢揭社会“疮痂”,敢捅敏感“神经”,敢笑“皇朝”不丈夫的史官学究能有几位?写史,难,难就难在受累不讨好,是等着挨骂或惩戒的差事。写那段,正史讳莫如深“潘多拉打开装妖宝盒”灾祸下,飞出一批上山下乡妖怪的知青历史,可谓横空出世,艰苦卓绝。我佩服《知青史》的作者,佩服他恢宏的豪气,佩服他脱俗的勇气,佩服他不倦的力气,佩服他舍得一身刮,敢把知青扶上马的胆气,右于他的作品。

    妖怪喻知青,令人不适。一段时期,拿咱知青还真当了妖怪。回乡探亲的知青大多选在春节期间,街道代表,小脚侦缉队当着你的面,毫无顾忌地传达指令:居民要加强防范啦,上山下乡的又回来啦!可悲,可叹。不组织举办个“讲用会”诚请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人传经送宝倒也罢了,还防哪门子的范,朝渡而夕设板。探亲的知青不仅规矩,而且选择大度,聋子杀猪——不听哼哼。那时,社会已经出现不安定的因素,老三届后一些小年轻,动不动在社会上玩儿刀子。把社会不安定因素转嫁知青,即可转移视线又能不劳什子费力两袖清风。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一幕,房价高不可攀,菜价揭竿而起,算你狠,逗你玩儿民怨四溅的时候,推出个张悟本接屎盆子,容污纳垢。长茄子,绿豆汤与高昂的挂号费不相称,有人管;所谓艺术门类中人,倾倒精神垃圾,登天票价谁问?张悟本是伪学历假中医,终不会是小儿科吧?从那时探亲到现在三十多年,经历改革,治世理念和方略,萧规曹随仍无大的建树。

   参加“对话会”回来晚上,和我睡的小外孙儿对我说,“要麽和我玩儿,要麽你一晚上别睡觉,由你选”。屁孩儿家家的那里知道,他提的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就是被讥讽的“霍布森选择”。至今有人坚持我们上山下乡是自觉自愿,自己选择的。表象兴许没错,但那是没有别的天地,只有“广阔天地”可选的霍布森选择。 不乏有人上山下乡以来,走得很顺,平步青云没觉遭什么罪,这很正常。百万知青上山下乡的机遇不一样,不幸的境遇,各有各的不幸。失意,彷徨,酸甜苦辣咸,幸运的“妖怪”可以归依佛门护主取经;不大幸运的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不幸运的簞食瓢饮,苟延残喘······写那段知青时期的文章时,有人青睐“火红年代”一词,令人费解。不知是赞颂,还是嘲讽?老三届下乡是处在被否定的那段时期,大前题谬误,能推出来“火红”的鲜亮吗?火红的年代达到了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境界,何等的净化纯洁。虚拟的人文境界空中楼阁与眼下一抓一把的贪官,那个才是真人间。

    一个人多年形成的意识形态的“奶酪”,别人是动不得的。拿个人境遇感受涵盖整个上山下乡是盲人摸象,以一蠡而测海。知青史是,国运牵命,深沉凝重,凄怆恢宏,全部知青历史浩瀚的海。不公允的个论,以偏盖面,只是涓流浪花,海,有涵容涓流浪花接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从潘多拉宝盒飞出来,落降黑龙江地域的妖怪是幸运的。

   黑龙江良田广袤,天然府库。兵团战士的生存总算有保障,不仅能活,还能腾出功夫“与人奋斗,其乐也无穷”。要说的“希望”,知青从下乡的那一天起,有一个共同的希望,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都寄予这一希望,奔着这一希望而努力——返城。狐死向丘向着自己的洞穴。人当何如?黑龙江地域的知青是幸运的,不仅幸运地活出滋味儿,还幸运地搭乘了其它生存环境极差(内蒙,云南等)条件下,命若游丝知青拉动的“返城车”,得以大批返城。将渺茫的返城希望变为现实。

   一些人可能从没想过,也从不去想,我们何以返城?返城的路是谁铺?返城的车是谁牵动?刘小萌老师讲了一份资料,落户云南一知青,领着若干运交华盖的同类,聚集“燕赵之地”,上访,静坐,抗争。当返城有果时,这位知青为表替广大知青请愿的诺言拳拳,毅然决然,留在云南。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谁说云南之地,乏慷慨悲壮之士?那些为谋生存而挣扎,为命运而抗争的知青先驱,他们是铺路人,是牵动返城一腔悍勇的壮士,他们是知青中的佼佼者,是值得铭记心中,应该永远叨念的人!

    一个运动颠覆;一个革命叫停;一个集体买单;一个时期崩盘;让飞遍神州的妖怪重回潘多拉宝盒,一代知青招回,何等不易!!

    《红楼梦》——黛玉有首“题帕诗”, 笔者别解:

原诗:
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杆竹,
不识香痕渍也无?
(原释略)


   五彩线难穿面上的泪珠,是因下乡的困苦,哭得泪流阑干,那已是陈年旧事,如久远的湘妃娘娘的故事,大多记忆不清了。

   在我身边,还有像我们当年一样生活着的人们,

   没历经过下乡境遇的人,能理解他们的疾苦和隐痛吗?

   一字一句汇成《知青史》,回眸历史,资鉴未来。


                        2020年10月1日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11: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会,是十年前的事了。
人人长了十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11: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刘小萌”的报道


http://www.baoquanling.net/dispbbs.asp?boardid=212&star=1&replyid=472613&id=58209&skin=0&page=1



12团参会人员和刘小萌合影:

20105242294522.jpg
祁英、老土豆、石予民、宋宝安、石慎景、刘小萌、王显庆、张鸿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13: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写感受,本是明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 21: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安君,你也忒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0 10: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后几点感想
石予民

    与刘小萌博士对话后,参加者纷纷发文谈感想,延续讨论,受益匪浅。我十年前买了刘博士《中国知青史》的头版。对话那天,我请他在书上题词。我问他,此书再版有无修改,他回答,一字未改。

    参加对话主要目的是看看刘博士的“庐山真面目”。听了他的发言,我释然了。这是一位有良心、有原则、有责任心、保持知青情怀的学者,是一位不唯上、不唯书、不唯财、只唯实的历史研究者。他不是那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雇佣专家,也不是那种见风使舵、图解政策的御用文人。未知的若干年后,给上山下乡运动盖棺定论,刘小萌的著述立论应有他的地位。


   参加对话后,我更尊重他的艰辛劳动,钦佩他的治学理念,欣赏他的研究成果。当今学术界能让人尊重的学者专家越来越少,像刘博士这样的“独行侠”也越来越少。

    参加对话者观点立场各异,但我相信与会者都是抱着增进互相了解、理解,加强彼此之间的尊重而来的。对话收到了这个效果,这要感谢对话的组织者。

    就知青史来说,我更信任刘博士坚守的民修观点。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宣称上海要成为知青文化研究的中心,他下结论:海外对我们知青上山下乡的舆论、评价基本上都是负面的。本是负面的东西,还能变出花儿来!并鼓励相关组织积极化缘,筹措经费。我不看好被“招安”的专家学者。井冈山会师过去不到40年,会师两巨头就换了一位。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次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当时的说法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现在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中国共产党大事记,是“很多党和非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干部、工人、战士”不顾“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排除“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取得的突出成就。不像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史》,十年后再版,一字不改。

    那天,刘博士说,看得出来,在座的都属于过的不错的。这是一句大实话。他到全国各地走访过众多知青,见到了目前处于各个层次尤其是一生更为坎坷的知青。刘博士说,生活境遇不好的知青怕谈以往,采访他们、让他们开口很难。但责任心促使他克服重重困难,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素材。他坚持民修,因为他看到了“后知青时代”的真实境况,尽管他遇到了许多“人为的障碍”                   (刘小萌语)。

                          2010年6月2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0 10: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慎景为刘晓萌篆刻的印章:
201052422595178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0 18: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收到在贵州桐梓插过队的好友发来的1969年他们逃票去昆明“旅游”的日记,最后他们一行九人,在返程的路上,被列车员屡次查票而轰下车八人。日记记录翔实、客观,不带情绪,只记经过。这样的记录越多越好,多侧面地叙述那段历史,留下历史痕迹,是我们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4 07:47 , Processed in 0.0219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