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我们回大唐 众所周知,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中国历史上有89位皇帝埋在陕西。唐朝贞观以降,古都长安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当时世界唯一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唐诗中接近1/3比例可以说和长安有关,我们吟诵唐诗而认知了长安。“没有哪一座城市可以像长安一样,千百年来在诗歌辞赋里被千百万次地吟唱,唯有长安,只有长安。”(《唐诗中的长安》) 在西安游览,切实感受到这座古都深厚的历史底蕴。仅看地名,就能上溯到大唐甚至更早,耳熟能详的有大明宫、大雁塔、太液池、丹凤门、玄武门、东市、西市,未央立交、朱雀大街、太白路虽是目前西安地名,但“未央、朱雀、太白”倏忽把我们闪回大唐盛世。民居街道永兴坊(唐长安有108坊,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形象地描写:“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街巷纵横,食肆密布,人头攒动,夜夜灯火辉煌,游客排队品尝。还有围绕古城的城墙,上宽12-14米,年轻人租自行车在上面撒欢。关中民间流传着“汉冢唐塔猪(朱)打圈”的俗语,形象地诠释了明太祖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国人心目中的长安,永远和大唐盛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但是一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朝代更迭、内忧外患、折腾自毁,唐时长安的宫城苑囿早已了无踪迹,只留下了深埋地下的遗址基坑、碎瓦残片。 历史进入拨乱反正、中华复兴的新时代,西安迎来了长安新生、重现汉风唐韵的好时光,张锦秋正是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应用于当代建筑的领军人物 。(《中国科学报》评)张锦秋的设计思想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融为一体 。(中国工程院评)在她的主持或是亲自操刀下,法门寺工程、华清宫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黄帝陵祭祀大殿(院)工程、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曲江宾馆、大唐芙蓉园、西安博物院、长安塔、西安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一一呈现在西安城墙内外,并获设计成果奖。张锦秋在"华清池"大门设计中建立了唐文化概念,从阿培仲麻吕纪念碑设计开始确立了新唐风建筑的风格。大唐芙蓉园建筑取唐风,建筑形象丰富、种类繁多,兼有宫廷建筑的礼制文化和园林建筑的艺术追求,建成后深受西安市民喜爱,成为西安一处不容错过的旅游景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个仿唐代宫殿建筑,整个庭院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院落四周的崇楼簇拥着中央殿堂,整个建筑体现出了唐代建筑的简洁和大气。而陕博在设计上最大特色在于,它打破了皇家建筑惯用的红墙黄瓦,而是以黑、白、灰为主色调。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流博物馆,门票极其难约,此行与其失之交臂,但我自信后会有期 。长安塔各层挑檐体现了唐代木结构建筑"出檐深远"之势,她的其他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特征。看到张锦秋设计的挑檐,不禁想起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上世纪三十年代苦苦寻觅唐代建筑的艰难历程,想起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在五台山发现的唐代寺庙——佛光寺,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挑檐。而具有“盛唐第一门”之称的丹凤门,经过连年兵燹火噬,也在历史战乱中烟消云散。2008年,沉寂了一千多年后,张锦秋掀开了丹凤门神秘的面纱。如今,复建的丹凤门背靠大明宫遗址公园,南望巍巍耸峙大雁塔和绵延不断的秦岭山脉,尽显千年之前唐朝“国门”的大气和霸气。以74.5米的长度超过长66米的天安门而雄踞中华第一门,皇城正门“五门道”规制正是来源于丹凤门。在她的笔下,回廊、梁柱、斗拱、挑檐、鸱尾等这些古建筑的物件随处可见,犹如千年前的长安,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此外,她还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延安革命博物馆的设计工作。 1936年10月,张锦秋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毕业于建筑系。 1948年,随父母迁往上海,就读于本立第二女中。 1954~1960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 大学毕业后,她读研专攻"建筑历史与理论及古建园林",师从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成为这位建筑大师的关门弟子。大学时期她曾把颐和园的园林建筑作为研究课题。从1966年至今,一直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五十载春夏秋冬,她与西安这座古城捆绑在一起,和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所有梦想和事业,也在这里得到实现,最出色的建筑作品都坐落于西安。她实现了老师梁思成未竟的夙愿。她让唐韵汉风在西安街头得以流淌,50多年来以一己之力复原了西安的盛唐风貌。 1991年,她获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 1997年,获中国国家特批一级注册建筑师。 2005年,当选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筑师。 2000年,获得梁思成建筑奖,同年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2010年10月20日,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成为该基金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 。 2015年5月8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21023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 。 在西安,她是唯一被人们称作“先生”的女士,她无愧于这个尊称。对一座城市作出上承千年历史、影响无际深远的贡献,除了张锦秋先生,恐怕再无第二人了。 石予民(202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