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261|回复: 2

竹棠杂谈--从安定门到交道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4 19: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棠杂谈
从安定门到交道口
赵棕

                      (一)
    这些年北京城的改建可谓伤筋动骨,四九城里(二环内)上千条胡同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鲜亮刺眼的高楼大厦,尽显现代大都市的气魄,然而近千年古都原有风貌所孕含的一切,却渐远了。尤其是小民百姓生活的,直达各城门的市景街道大多旧貌换新颜。但是有一条大街在这场风bao中仍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格局,实为不幸中的大幸,此街就是安定门内大街。大街两侧没有chai光ba光建起高楼大厦,仍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古朴、平和。 安定门内大街简称安内大街,它北起安定门门脸,南到交道口十字路口,长约两三里。大街路东自南向北排列着:交道口大头条(现交道口北头条)、交道口大二条(现交道口北二条)、交道口大三条(现交道口北三条)、方家胡同、国子监街、大格巷、肖家胡同、永康胡同、五道营胡同。安内大街路西自南向北依次是:分司厅胡同、谢家胡同、车輦店胡同、柴棒胡同、姑姑寺胡同(永恒胡同)、灵官庙胡同(现灵光胡同)、安定门西城根。
    这条至今乃保留着当初基本格局的街道质朴、自然,尽显生活在这里老北京人的循礼、善良、勤俭、局气的生活本色。一个甲子前那喧而不闹、繁而不乱的生活图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安内大街路西,交道口西北角把角的是在这条街上小有名气的"义兴干果店"。这是一个经营南北干鲜果品和糕点的店铺,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它夏日经营的冷饮。夏日暑热难耐之时,它的冰棍柜台前总是挤满了人。三分的红果冰棍、五分的奶油冰棍、北冰洋冰砖和著名的北冰洋汽水买的很火。后来为了吸引qing侣,又增添了双棒奶油冰棍,不过这个有点贵,小孩一般买不起。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别的商店没有的品种--刨冰。刨冰是将人造冰用机器打碎,然后浇上红小豆的汤汁或红红绿绿的饮料,让人看了感到新颕,吃在嘴里一口下去真真的透心凉。
    傍晚暑气渐消,商店在门口拉上电灯摆上西瓜摊,夜市gao chao开始了。摊位上往往放一大块的人造冰,其上铺着洁白的衬布,衬布上放着切好的黑蹦筋西瓜。此时吆喝声四起甚是热闹。印象中那时的西瓜大多是黄瓤的,红瓤的西瓜较少,不知为什么?
    义兴往北是理发馆和洗染店,挨着它们的是这条街上最大的一个国营副食店,因为它的门面涂的是huang色,百姓俗称其为"huang 门"。huang 门规模较大,经营品种齐全:鸡鸭鱼肉、油盐酱醋,各种调料、蔬菜水果都有。尤其是票证经济时期的一些品种只能到那去买。那时我已到了能打酱油的年龄了,常被家里差遣到那儿购物。
   做饭炒菜忘了买肉,家长一声吼:“快去买两毛肉,要肥瘦。” “再玩一会儿就去”“吃饭要紧还是玩儿要紧呀?去!”得,没商量,拿着两毛钱直奔huang 门。那时肉PIAN宜几毛钱一斤,两毛钱的肉炒个菜就不少了。来到肉案前递上钱说要肥瘦,售货员笑着说:“你们家真会过,两毛钱的肉还要肥瘦。”说着手起刀落一条肥瘦相间的肉放到了称盘上份量一点不差。“一刀准”是这个售货员的绝技确实精彩,练成不易。
    有时去买东西也是高高兴兴的。“明天春遊给你烙张芝麻饼带着,买点麻酱去。”“哎!” 我接过钱就跑,屁颠屁颠的。到了柜台,售货员接过装麻酱的广口瓶先约个份量,然后用勺子在麻酱桶里搅几下盛出麻酱,手一抖,一股散发着浓香的麻酱流入瓶中,不带洒一点的。手捧着麻醤瓶一步一步慢悠悠的走回家。到家您看吧,如果买三两能剩二两半就不错,怎么回事?!还用问吗?

                      (二)
    从空气中散发的泌人心脾的茉莉花和茶叶的香气中,你就能判断那里一定有一个茶庄。拾阶而上推开茶庄的门,进得店来茶叶的香气愈浓。柜台上摆放着一个个盖着小棉被的木箱,里面放着价格不一的茶叶。龙井、毛尖、碧缧春等高档茶叶则放在柜台后的架子上。老北京人最爱唱的还是茉莉花茶。茶庄所经营的品种繁多,但多是绿茶,红茶、乌龙较少。店里也有五分钱一包的茶叶,一包正好可以沏一壶够喝一天的。价格上该说还是挺亲民的,可惜已经忘记了茶庄的字号。

    “映真”从这个名字你可能就猜出了这是一间照相馆,这是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家照相馆。临街的橱窗里摆放着以自家孩子为模特的大幅照片做广告。进得店来里外两间,外间是营业部,里间是工作室。我加入少先队的纪念照和小学中学时的毕业照都是这儿拍的。祖父与怹精心培育,花开繁盛的柱顶红的合影也是这儿照的。这条街上居民的结婚照、春节的全家福、和亲人或朋友的合影也大多是在这里完成的。“映真”为人们留下了无数美好的记忆。青春已逝,倩影上的笑容依旧。紧挨“映真”有一间小小门面的馒头铺,那里做出的山东嗆面馒头、豆包、糖三角、枣蒸餅等很地道。你可别看铺子小,店主可是见过世面的。他以前在袁世凯家中当过差,后来在这里开了这个小小的夫妻店。你怎么知道的?这是秘密。从这里往北是“永兴长”绸布店,店内品种繁多、色彩缤纷。这是一个较大的布店,除经营百姓日常所需的各种棉布外,也经营着一些较高档的衣料如华达呢、凡尔丁、各种絲绸等等。当年有一种俗称泡泡纱的新品种最受女孩子们欢迎。那是一种布面上有一个个泡泡的花布,轻薄透气花色新颖。只要一来货,姑娘们就奔走相告、趋之若鹜。
    长旁窄窄的小夾道顶头是一间澡堂,进得门来,大厅里是分成一格一格的床位,顾客不多时在大池中泡过zao 床位躺着喝茶休息,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来zao堂来洗zao意。因为还有很多人把衣服tuo在筐里等床位呢。  
    zao堂的北边是一座叫增兴馆的中型饭店。附近的居民打个牙祭、请个客、小聚一下,或者给老人做个生日之类的都会在这儿。那时还小只吃不记,也就对木须肉、四喜丸子还有点印象。后来的康乐餐厅就建在其旧址上。康乐的招牌菜是桃花泛:将加了虾仁、玉兰片等调好的蕃茄汁,趁热浇在炸的焦黄的锅巴上,随着一声惊雷,香气四溢,品尝过的各路食客各个口齿留香。这个饭店后来消失了,在其址及附近药店的基础上建起了三层楼的安定门百货商场。安百的营业面积宽敞,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包括行政用房)经营着数千种商品,可以和北新桥商场媲美,此不详述。这是安内大街上变化最大的一段。

    安百往北有新华书店和一间委托商行。那时当铺已经被消灭,一些人家临时急用或一些老家庭生活困难了,只好拿了家中一些物品送到委托行变现应急。委托行经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现金直接收购;一种是委托人自己定价,委托行代销。售出后收取一定代销金。也有一些厂家的积压商品在此出售。别看大多是旧物,有时也能碰上好货,甚至能在有文物价值的商品中捡漏。

另一个很有特色但曾长期消失的行业不能不说,这就是裱糊铺(纸活店)。安内大街的裱糊铺还是小有名气的。除了给客户糊棚、糊墙外,它还制作葬礼上用的花圈和各种纸活。也就是给过世的人送葬后在墓地要焚烧的纸人、纸马、纸車等。如果过世的老人是男人就扎马车、过世的老人是妇女的话就扎牛车。他们所扎的车、马、牛、船等都很精致,这也是一门手艺。随着土葬的消失这门手艺也就衰落了。不过现在又有重兴之势,不知该说什么。
    分司厅东口是一家清真肉铺亦称羊肉床子,大扇的牛肉、羊腿挂在肉杠上,牛肚、羊肝等摆放在肉案上。掌刀的伙计头戴回民特有的小白帽,白上衣黑裤子蓝围裙十分精神,他们待客热情规矩。肉案上牛健子、腰窝、里脊等等分门别类码放整齐,伙计会根据顾客的需要,是炒是涮是红烧还是做醤肉,帮你选择合适的部位,童叟无欺。家里每年冬天的火锅用肉,包羊肉,胡萝卜馅饺子的肉馅也大多都是在这儿买。小女孩玩的羊拐也只有这儿有卖。从这儿往北曾有一个很大的叫鹿鸣园的酱菜园,他们经营着自家产的各种酱菜和调料,它店门上方的女儿墙上塑着一头肥大的梅花鹿,给人印象深深。
    宝兰轩是这条街上有名的文具店,它经营着各种笔墨纸砚及学生们上学必用的多种本册。那时所在学校搞教育改革实验,小学高年级就开了外语课(俄语),而初学俄语的专用练习本一般文具店都没有,但这里有。这里还经营财会专用的各种账本和表册。它所经营的纸品也非常齐全,做手工的电光纸、做花的各色绉纹纸⋯⋯应有尽有。因此这里也就成了学生时代不可或缺的商店。来这里购买各种文化用品的学生络驿不绝。再往北就离城根不远了。

                     (三)
    安内大街路东,交道口的东北角,把角的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于1901年创办的安定医院及福音堂。后来医院并入了道济医院(现第六医院)。解放后福音堂停止活动,那里由崇慈女中(现165中)退休的主任办了一个幼儿园一一安乐幼儿园。还有一个租书店,也开在这里。它的西侧墙外,曾立有一个有十来个版面的宣传中苏友好的宣傳栏。宣传栏的上方,是个带有两国国旗标志的相扣的圆环和和平鸽的浮雕。宣传栏的版面主要内容由苏联大使馆提供。主要是介绍一些苏联风光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图片。我就是那儿看到的据称是世界上最早的喷气式客机图104的图片。中苏关係破裂后,宣传栏就撤掉了。在原安定医院旧址上开办的一个诊所也早就停办了,如今这段街面已改头换面。 从这儿往北是麻刀铺(建材商店)、官茅房(公厕)、煤铺和中药铺,后来这个中药铺改建成了负责供应周围几百户居民粮食的粮店。粮店内迎门是几个半人高的粮柜,分别装着玉米面、标准粉、大米,黄豆、绿豆,红小豆等杂粮则装在较小的粮柜里。居民买粮先是凭粮本登记,后改为了发粮票凭票买粮。
      “民以食为天”,每月的购粮可是大事,家中只我一个男子汉那就责无旁贷了。定量有限,每到月底几天口粮总是有点紧张,家里如果有俩半大小子甚至会到等米下锅的地步。所以发粮票那天大家都早早去排队,急着拿到粮票马上去买粮以解燃眉之急。
    1960年前后副食几乎全无,粮食更紧张了,所幸深秋季节会有白薯供应,一斤粮票可以买几斤白薯,聊补无米之炊。每次粮店来了货,卡车直接把白薯倒在粮店门口,粮店搬个桌子在门口收粮票收钱甚是热闹。用不了多长时间,堆的小山似的白薯便一扫而空。困难时期过去了,但当年排大队买白薯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时副食蔬菜的供应也很紧张,不知应时能有何货供应,于是一些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就等在付食店门口,来了货赶
紧排队抢购,有什么算什么。总之让肚子里有点进货总比空着好。                     
    头条胡同西口北侧的是一个磁器店,挨着它的是一个制作和修理笼屉的作坊。它的北边是一间杠铺,杠房门面不小进深也大。大厅内摆放着办喜事用的大红轿子,同时也摆放着几具做好的寿材和几幅制做寿材用的木料。店里还组织有办事时吹吹打打的班子和各种执事。掌櫃的身材魁梧,笙吹的很好,还曾被请去给学民族器乐的学生讲过课。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如今已无轿子和寿材了,这个行当已被婚庆礼仪公司代替。
   从这儿再往北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现工商银行)安定门办事处。这个银行几十年如一日巍然不动,如今计算机、电脑代替了算盘;空调代替了风扇已鸟枪换炮。从这儿再过去是个租书店,这是孩子们的乐园。在店内看书一分钱一本,花几分钱能待半天儿。
    大二条西口北侧有一个经营各种自制面食糕点的饽饽铺,在安内大街也算是一个老字号了。它自制的糕点有京八件、各种酥皮点心、萨琪玛、桃酥、蜜贡、槽子糕等等。特别是自制的缸炉,松软适度、香甜可口。祖父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买一些放在食盒中慢慢享受,这也给了我窥食的机会。除了这些主要的品种,它也生产一些小点心,如开口笑、棋子饼、江米条等。我小时候看护我的老太太在我长大上学后还时常来看我,每次来都给我买点江米条。回想起来仍很温馨。
   安内大街的小吃是不能不说的。它们有的是全天供应,有的只卖早点。除了常见的火烧、芝麻酱烧饼、油饼,焦圈外,有一种马蹄烧饼现在见不到了。那是一种白面做的上下两层,中空的饼。由于是中空的,撕开后可以加入更多的油条、排叉,因为其型状似马蹄,所以称马蹄烧饼。小吃中最受学生们青睐的是丸子汤。从家里带点干粮,买碗丸子汤就是一顿干稀搭配的很好的早餐。这种丸子汤的制作看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将豆面做的丸子放在烧开的锅里煮,然后盛在碗中加上一些鹿角菜、调好的的芝麻酱汁,再撒上一点韭菜或香菜而已。但它的味道却让很多人痴迷,吃过之后久久难忘。小吃的品种有多么丰富,看看一个现居海外的老北京人发来的帖子就知道了:
    “1950年,六岁搬到安定门。记得最清的是从北面…胡同东口起一直到交道口的马路两边,全是小吃摊。三分钱一块糯米红豆馅的炸的金黄色的炸糕是我最爱吃的。还有妙肝儿、面茶、茶汤、炸油饼、豆汁、焦圈、芝麻酱烧饼、炸肥肠、酱肉、醤肚、烧鸡、爆肚儿、灌肠。豆面丸子汤,这是我的美食。用花椒油和芝麻醤煮的汤里是炸好的豆面丸子(盛出后)撒上香菜或韭菜未,香喷喷热乎乎”。如今小吃摊是没了,这条街上的小吃店也只剩下分司厅胡同口一家与清真饭店合而为一的铺子了。

                     (四)
    小酒馆是每条街道上的标配,安内大街也不例外。“春记”可说是它们之中的代表,它门面不大,屋里只放三四张桌子,经营着散装或瓶装的白酒、自制的很平民化的酒菜:炸花生米、煮花生、煮毛豆、拍黄瓜、糖拌西红柿、拌豆腐絲、腐竹芹菜等也有粉肠、松花小肚、猪头肉、醤牛肉、炸小鱼等荤菜。普通白干一毛三二两,二锅头八分一两,后来涨到一毛三一两。每个酒馆里都有几个相对固定的常客,下班了酒友们聚拢到一块,推杯换盏、聊天解乏。也有无事的闲人,二两酒一盘花生米喝半天儿的。啤酒刚々上市时老酒友却不认,说它马尿味,寡淡,没有白干过瘾。后来啤酒才渐々被接受。夏日暑热难耐,一杯冰镇啤酒一口下肚那叫爽。节假日家中聚会啤酒是少不了的,彼时常被家长打发拿着暖瓶去打啤酒(用暖瓶装是为了保持啤酒的冰凉)。如今这一切已经淡去,小酒馆也已消失了。但昔日浓浓的酒香仍萦绕在心中永远不会消失。
   大二条和大三条之间有一座书茶馆,这是这条街上平民百姓日常聚会休闲的场所。书茶馆场地不算太大,摆放着十来张桌子,靠北墙有一个小舞台,说书人即在此表演。周六或周日的晚上有时还有魔术表演,内容是“人头大公鸡”之类。那时家里管的比较严,不让到人多杂乱的场所去,所以也就只能在外围看一看,没有进去过。因此对这个书茶馆不甚了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街上的一个公用电话传呼站。那时没有手机、普通家庭中也没有电话,单位或个人有事就打传呼电话,由传呼站将消息通知接电话的人,或来回电话。打电话四分、通知回电话二分、传消息三分。这个传呼站的負责人姓赵五十来岁,待人热情、服务周到,骑着一辆旧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的为群众迅速及时地传递消息,因此很受群众欢迎。这个传呼站也多次受到电话局的表彰和奨励。这个传呼站的号码是四局0七0七(40707)提起4局0707,半条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方家胡同口有一个油盐店“万聚兴”。店虽小但货挺全,附近群众打个油买个醋、买包盐、用点花椒大料的都能就近解决。在万聚兴北边是个邮局,安定门地区的邮政业务都是它负责。邮递员每日上下午两次,将报纸、杂志、书信、包裹和汇款通知单送到用户手中。相信中考发榜日每个考生都像盼望亲人一样望眼欲穿的盼着邮递员的出现。我的高中录取通知书就是他们投递的。
   这条街上还有一个兽医站,这是一个特殊的行当,它除了给马看病还負责给马挂掌。放学后时常站在那里看给马挂掌。如果马老实,工人直接把它的蹄子抬起放在一个小橙上,用肩抵着铲刀先将马蹄上的角质层铲平然后找出大小合适的马蹄铁用专用的钉子钉在马掌上。要是遇到烈性的马,就把它用很粗的绳子捆绑在一个木架子上再操作。有时给病马灌药也先把马绑上。换掌铲下的马掌是很好的肥料,可以把它埋在土里做底肥,也可用马掌泡过的水浇花,这可使植株的枝条更壮实、花开更艳丽。
   再往北就是著名的国子监街了,这条胡同是京城内唯一保留了建于明清时期的临街牌坊的胡同。胡同中有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和孔庙两大建筑群。胡同东口正对雍和宫。安内大街街面上还有一间阅览室,这也是其它街道上少有的。再北就是位于城根儿的五道营胡同了。   
    我们儿时生活的安定门内大街文化底韵深厚,街面上五行八作齐全,居住在这里的百姓生活便利人气兴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行当消失了,如杠房(棺材铺)、纸活店、笼屉铺、茶书馆等,但街道的整体格局没变,这里也真可算是大拆大建城市改造工程中的一块福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2 11: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棠杂谈--从安定门到交道口

形势大好,越来越好。
不加拼音,违规警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2 13: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和邻家哥哥唠家常,老北京的市井生活娓娓道来,听的真过瘾。文中讲的这一切是那么的熟悉,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再现。写得真好,点个大大的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4 11:11 , Processed in 0.01782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