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声声 冯绪杰 1 北京城八百多年的日月穿梭,旧景观渐渐变得斑驳,胡同在不断的被拆迁,往日那京腔京韵中逐渐参杂了各样的口音。变化中的北京,发展了,现代了,京味文化的影子却也渐渐的淡了。但作为北京曾经拥有的文化财富,有些东西是需要留存下来的,除了看得见的建筑,代代相传的习俗,还有一些令人回味的声音。
从小生长在京城的胡同里,对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吆喝记忆犹新。北京旧时各业小贩的吆喝,有不同的腔调,合为:市声,颇能显现北京味的特色。张恨水曾在《市声拾趣》中谈过北京的吆喝:“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唤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共性。市井民俗的特点融入到叫卖声中,折射出了北京的文化。从语言学上说,北京方言的特点造就了北京的吆喝。可“文化”不能用“学说”来代替人们的感受,吆喝其实最早来源于老北京胡同里的一种叫卖声,经过多年发展、沉淀,逐渐成为胡同文化的一种象征。
我在细长幽深胡同里的四合院里长大,小贩的叫卖声记忆犹新,“萝卜赛--梨--呀”,“青菜-辣青椒……”老北京特有的拖长音儿在胡同中回响“冰棍儿--败火”,那些没钱卖冰棍的孩子们自我解嘲的在小贩吆喝后面加一句“拉--稀别找我”,在小贩的怒骂下,孩子们轰然散去。我家胡同口有个小门脸儿专卖杂货,里面那老掌柜面对孩子们的口头禅“有钱不花,丢了白搭”,五分钱的铁蚕豆能装满两个上衣口袋。天擦黑儿了,院外传来“豆--面儿饽饽”“酱驴---肉儿”“馄--饨开锅--喽”,惹得院里的孩子们心痒难挠。这些此起彼伏的吆喝衬托出祥和气氛,小本生意绝无缺斤短两之说,也无现如今城管队的骚扰。
春节特有的厂甸庙会更是聚集各色买卖的吆喝,“冰--糖--葫芦儿”“糖炒栗子出锅--了(类)”空竹嗡嗡震天响,北京特色的兔爷、风筝、吉庆有余的年画儿,无处不显示百姓的安居乐业。时间变迁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北京特有的叫卖似乎被另一种声音替代,捏着鼻子怪声音“靠好类、靠好类(烤好了)新疆的羊肉串儿”。如今叫卖吆喝被各种方言“瞧一瞧、看一看!”所取代。北京的吆喝声就像这个被大规模拆迁的城市一样,老年间的东西逐步消沉没落,逐步化为乌有,这些可能都留在老年人的回忆中,年轻人还有知道的吗?这些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2014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