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心痕(6) 西藏的诱惑 ——读《彩虹天边归来兮》
有幸到过新疆、青海、四川、云南,围着西藏转了半圈,也曾造访藏民居住区,却无缘进西藏。“我要去西藏”这句话,不知说了多少次,至今夙愿未偿。彩虹发帖《我要去西藏》,仅5天以后,就开始了她的12天西藏之旅,又撰文《彩虹天边归来兮》。我想,大概是应了她的网名吧。 如果说西藏在天路那边的话,那么彩虹的西行便是探亲之旅,也是朝圣之行呢。于是,我打油跟帖:“彩虹天路去探亲,圣湖神山来相迎。无限风光是仙境,西藏一趟不虚行。”还发短信道:“进藏归来,常沾法力,我是沾您的光。若遇活佛摸顶赐福,便可度己又度人了。” 说是“沾光”,其实“渴望”,尤其从聆听西藏这个角度来说,我很在意她分三次发布的《彩虹天边归来兮》。沉浸在接触西藏诱惑的印象里,几乎忘记了彩虹是一位年近花甲的女同胞。 开始接触彩虹的这篇游记,我就一直琢磨,她那双将天边彩虹作哈达的手,如何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用在码文字的行间里,尤其以一种明快而轻松的姿态,向人们传递着“地球第三极”与心灵之间无法言喻的情趣。 一颗真心,一路风尘。彩虹在西藏的诱惑下,走近天边朝圣,又通过文字与图片,以一种行者的从容、女性的细腻,把高原的美妙与诱惑展现出来。向往的日光城,亘古的日喀则,神奇的大峡谷,纳木措的错过,卡丁沟的奇观,羊湖的旭日,虔诚的朝圣……无处不牵动着彩虹对这片雪域高原独特地域的心灵轨迹。 走近西藏,是很多人的梦想。走进西藏,能与高原如此亲近,仿佛是与神灵对话,得到的是心灵净化。彩虹在雪域高原上踉踉跄跄地行走着,身边是升腾跌宕的山脉,头顶是蓝得透明的天空。一位醉心于高原山水的京城退休教师,就这样坚持在梦与梦的行程中,背负着自己的梦想。正如她所说的一样:“我禁不住‘诱惑’,鼓足勇气去实现那多年的梦想,踏着神奇的‘天路’,一步一步地走近,去撩开她神秘的面纱;一天一天地亲近,去欣赏她独特的自然与文化。” 我理解彩虹这个久潜内心的愿望,强烈得势不可挡,也觉得天路那边的大自然,似乎深藏着隐秘的生命之源,好像有神秘的呼唤正等着去回答和验证些什么。 那么到底要回答和证明什么呢?我试图在彩虹的图文中寻找答案。 这不,那藏区随处可见的五彩风马旗,接天连地飘扬着经文图案,玄秘地沟通世俗与灵界;那藏民口中如潮的六字箴言,也深深刻在石板上,又勾涂以红、黑等颜色,犹如生命一样呈现着;那弯向天空的牦牛犄角,沾着湿重的水汽,在晨曦的雾光里,形成雪域初始时混沌状态;那玛尼堆、转经筒、摩尼轮,在亦静亦动之中,展现触动心弦的生命氛围;那金顶、红墙、白塔,使人在经意不经意间,感受到虔诚与永恒。这可谓一种语言,这也是灵魂不朽的秘密。在大地与苍穹之间,以拓印的经文,以斑澜的色彩,与心中的神灵,彼此遥相呼应。 《彩虹天边归来兮》图文并茂,以不同方位展现了人类生存的一块净土,展现了存在于西藏高原上的风土人情、建筑格局和生命的精神状态,赋予了那片原生态荒野以生命的博大和壮美,也涉及了生命与自然之间的终极意义。 读《彩虹天边归来兮》,颇有净化心灵之感。在那片土地上,让人懂得如何珍爱自己,知道如何疼惜别人,怎么面对自然的强大,也明白人其实很渺小。于是,西藏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一部线装书,让每一个接触它的人,惟有逐字逐句地咀嚼,必须翻来覆去地研读,试图从中读出精髓。比如读出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又如读出淡泊、平和,找到都市里少有的超脱。而这些参悟,自然离不开虔诚与毅力。 有时也会将彩虹想象成一位远古年代的卜师,独自行走在寂寥高原的中心。她承受着高原反应的折磨,执意走近这昭昭冥冥之地,向人们破译着那些神秘玄妙——来自雪域之谶语,来自远古之神灵,来自山水之魂魄。 读《彩虹天边归来兮》,颇有豁然开朗之感。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在这平凡的世界里,所需要的,未必是英雄、伟人,而正是这种付诸于行动,用自己心灵体验过的一份真真切切、一种实实在在。高原正是如此,虽然贫瘠苍凉,可以有负世俗,却是无愧自己。 面对西藏,有人受到启悟,有人觉得迷茫,然而,却都会感到心灵的震撼。在人们心中,它不仅有深沉的历史、独特的地貌和灿烂的文化,更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我想,这大概就是西藏的诱惑之处吧?也就是存在于心灵深处的那一丝感动吧?行笔于此,低低自语:赏读西行图文,解惑获益终生;无须活佛摸顶,度己亦度众人。 (原载宝泉岭论坛2011年8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