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们还年轻 王学尧 今天是9月6日,38年前的今天是我告别家乡——北京,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参加支边建设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我走上了社会,成了一名光荣的“兵团战士”。回想在兵团的日日夜夜,这里有我和战友们的情感,有我撒尽汗水的辛酸,有我长大成人的理想。那时我们都还年轻,风华正茂,充满激情,许多美好的记忆至今难以忘怀。 时光倒转到1969年9月6日,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天气,大约在上午10时,一列从北京站发出的知青专列在激昂的乐曲声和亲友们的话别声中徐徐驶离站台,载着一代充满美好憧憬的年轻人,告别北京,驶向祖国的北疆。车厢外,送别的亲友们紧握着车厢内亲人的手迟迟不肯松开,车开后,许多人还在跟着列车跑,直到列车远去;车厢内,所有的人都挤到小小的窗口上,望着逐渐远离的亲人,望着渐渐远去的家乡。当时,我也在这列火车上,父亲、母亲、弟弟都来送行,那年我才16岁。 随着列车驶出山海关,从未出过远门的知青们不时向窗外眺望,广袤的东北大地,冒着炊烟的村庄,叫不出名的大山,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沿途经过的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等每座大城市,都可看到站台上有欢送知青的歌舞队伍,载歌载舞,真如欢送大部队出征一样,场面令人激动。9月8日清晨,列车到达鹤岗车站,车外已有数十台解放敞篷汽车在此迎候。怀着对新生活的畅想,当时我感到什么都是新鲜的,思想单纯,希望能在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虽说生产建设兵团以生产为主,但至少带个“兵”字,使当时的我如同参军入伍一样高兴。临出门时,父母说东北很冷,不要着凉,一下火车我就把发的绿色棉大衣穿在身上,当时不仅是我,其他同学也是这样,好在敞篷大卡车开起来后也没有感到热。现在想起来不是好笑吗,大夏天的穿棉大衣,以至到十二团团部后人们看我们都像看外星人一样。 汽车经过鹤岗矿工新区、东山万人坑、大片湿地、盘山路,一路欢歌,一路新鲜景色,到达名山时已是中午。吃过午饭,大家集中在老团部俱乐部,经过团里简短的欢迎仪式,开始宣读分配名单,每念一批人的名单,俱乐部里的人就少一批,跟着连队的领导奔赴所在连队了。我和朱敬喜、程强等3个人被分配到团供销社。记得很清楚,当时是叶德林连长来接我们,老孟赶着牛车,从俱乐部走了不足500米就到了我们的宿舍。宿舍在老团部供销社粮店的后身,一座小土房,一铺土炕,一股土腥的气息,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了。 十二团位于萝北县风景秀丽的名山,1万多人口,老团部办公地点位于黑龙江畔,距江边约有数百米,平房建筑,但很美观,被周围绿树环绕着。老团部供销社也是一座平房建筑,十分简陋,营业室不大,约有300余平方米,后面是一个院子,木板搭的栅栏,院子里有仓库和牛棚,全是木板搭建。商店虽小,但经营品种很多,在当时可以说是全团最大的百货商场了。 供销社共有三位领导,指导员叫纪自谦,连长叫叶德林,两个人都是转业军官,还有位副指导员是先于我们来的哈尔滨知青张桂芝。我被分配到百货组,成了销售布匹、鞋帽的营业员,组长是一名老军转干部的家属,叫张文清,人很好,对新来的知青很热情。朱敬喜被分到文具组,程强被分到食品组。后来,我结识了先我们到来的北京知青刘宝生、高素梅、王昆、赵晓芬,哈尔滨知青滕伟芝、宋桂英、刘纯燕、陈淑娟、伍学梅等人。几天后我了解到,供销社不仅经营百货、食品、文具、五金工具等,还负责粮店、被服厂、农副产品收购、理发、修鞋等经营。又过了10多天,团里又到了一批北京知青,我们学校的张志镇,二中的李英芳、黄芮茜、于冠民、尹润海、王希平等分来供销社。人多了,领导上给我们调整了宿舍,所有青年都搬到了供销社后面一溜“小六户”平房中。知青们相聚一起,就像兄弟姐妹,无形中冲淡了想家的念头。再后来,胡家瑞、刘冰、叶家标、马雁民、柳鸿文、邵根根、孙秀珍、周玉芬、吴淑英、安春生、孙燕燕、李惠敏、欣恩荣、张东来、马兆群、刘国强、王龙英、胡芬兰、汪向创、姜晓敏等一批批知青陆续到来,供销社人多了,又开展了照相等业务,并且随新团部的建设,成立了新团部商店。 回想那个年代,虽然离家很远,业余文化生活有限,但知青们相聚,总会自己想出些点子活跃生活气氛。清晨,大家一起出早操,晚饭后,男生、女生一起聚在宿舍窗前唱歌、讲故事,刘宝生就像个大哥哥,常常读小说、讲笑话,引得大家大笑,忘了想家。胡家瑞是团支部书记,很活跃,常常教大家唱歌,有一年还和机修连共同排演了话剧,演得十分感人,不亚于现在看大片。柳鸿文的篮球打得好,领着供销社的知青成立了篮球队,把老职工都吸引了进去。叶家标组织能力强,领着大家开荒种黄瓜、西红柿、向日葵,当年就有了收获。大家从结小黄瓜纽、小西红柿起一直围着房后小园田地转到罢秧,真是其乐融融。 知青们没到来之前,供销社不仅规模小,而且充满着老气横秋,陈旧的货架,卖着老一套的商品。自从知青的到来,所进各式百货越来越新颖,新团部商店建成后,大家自己动手,装饰货架,马雁民、华维耀擅长美术,利用货架上的空间绘制了精美的图案,使商品的摆放充满了美感,就像今天百货商场的广告装饰一样,给商店带来了生机。知青们在一起,不仅团结,而且一心想着工作,事业心很强。记得从供销社往新团部商店搬家时,青年们一车一车的往返搬运货物,在八连拐弯处,黄芮茜被车甩到地上,着实把大家吓了一跳,人人捏了一把汗。还有一次晚上卸货后,发现少了2箱火柴,我和叶家标等人坐车回去查找,终于在八连通往新团部的路上发现了掉在地上的纸箱,里面的火柴盒已经散了一地。我俩下车去捡,立即被成团的蚊子、小咬围住,脸上、手上到处是被针刺的感觉,但谁也没有退缩,直到把地上的火柴全部拾到车上。那时,商店进货要到很远的鹤岗或佳木斯去,清早5、6点钟出发,晚上8、9点钟到家,卸货就成了青年们的一大任务。每逢汽车一到,大家主动赶往商店后院,不论男、女,争抢着卸车,上百斤重的布件、几十斤重的水果筐、啤酒箱,争抢着搬运,那种团队精神至今映在眼前。光阴似箭,一晃30年过去,每逢我想起这些往事,如一幕幕电影展现在眼前,特别是马雁民给我拍的照片,至今百看不厌。有时我想,还真得感谢那段历史,使我们比现代人多了那末多难以忘怀的经历。那段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他吧。
二00七年九月六日 本文照片葛长根、王志钧提供,老照片选自《名山农场历》 在此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