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3-12-18 20:45 编辑
“杨颙谏诸葛”这件事出在《三国演义》一百零三回中。说的是汉魏两军对峙,诸葛亮粮草无多,急于求战;司马懿却按兵不动,闭塞不出。“孔明乃取巾帼及妇人缟素服,遣人送至魏塞。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装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寝,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甚少’。懿顾谓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使者回到五丈源,见了孔明,将司马懿之言如实说了,“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这时,“主簿杨颙谏曰:‘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众皆垂泪。自此孔明自觉神思不宁。”不久,孔明即于军中呕血而死。
罗贯中写上这么一段当然不是为了批评诸葛亮,而是要更充分地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然而,我认为杨颙的谏言“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实是说到了孔明的错处。孔明作为一国之丞相,一军之统帅,却“罚二十以上皆亲览”,那么,要军中的执法官干什么?“常自校主簿”,那么,要军中的幕府干什么?要主簿做什么?他自己固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确很感人,“众皆垂泪”了。可是别人怎么办呢?国家事业怎么办呢?我国传统儒家对人过于注重道德评价的做法有时是很有害的,而这有害的一面却常常被个人道德的光辉掩盖了。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杨颙“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的道理,诸葛亮不是不明白,他说“吾非不知”,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孔明说得相当坦率:“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我读到这里时,不觉愕然:孔明说这样的话,有这样的心态,思想实在是一个大错。他所管的是一国之事,一军之务,这哪里是他一个人尽心就能操办得了的呢!我看他的《出师表》和他在选人上的拘泥保守,又想到曹操的惟才是举的《求贤令》和他用人上的不拘一格,继而想到孔明死后蜀国没什么像样的人才,而曹操死后魏国却人才济济,以至吴、蜀都亡于魏或继魏的晋,这些是否和当初孔明、曹操用人的态度分不开呢?是不是一种因果相承呢?所以,诸葛亮的“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累死了自己,也一定延误了蜀国的许多事情。我这样说是否为过呢?
徐庶的“荐诸葛”是那样地及时,而杨颙的“谏诸葛”为时太晚。我在想:孔明跟前若是有几个直言不讳、甚至犯颜直谏的人,及早提醒他,极力劝阻他,事情也可能会好些吧。
“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这完全符合当代的科学管理思想。我们从“杨颙谏诸葛”中似乎可以悟出某些道理,但愿对我们有益。
(原载于《民族文化报》1994年5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