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宋宝安 于 2013-12-12 11:02 编辑
新年琐话 宋宝安 又临近年末岁首了,每当此时,我都会请一幅钟馗捉鬼图来张贴,写真也好,写意也罢,取其祛病镇邪,避灾迎吉之寓。 新年之际,迎来的钟馗图是要张贴在屋里的,而春节的门神图是要悬挂张贴在门外。“屋里”,“门外”两段传说,两个掌故。两段故事都起源于唐朝,由外及里,先说门神。玄武门政变以后,秦王李世民睡觉时常疑有刺客与鬼魅,不得安稳。于是让两位武将为其把守门外当警卫,太宗才得以安心休憩。两位武将也是一君之下万人之上的领军人物,军务繁忙,岂能长期充当门童不理政事?权宜之下,在太宗寝宫的门外只悬挂了两位武将军的画像,虽“易之以羊”,李世民依却“春眠不觉晓,深宫少啼鸟”,安睡无恙。两位武将军就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春节时张挂他俩的画像作为门神,逐渐衍变成民俗。 第二个故事,已经是到了唐开元年间,明皇李隆基有一次患疟疾已近一个月,巫医束手无策;一天晚上,唐明皇梦见一个大鬼,戴着帽子,身穿蓝衣,一臂袒露,脚蹬皮靴,追捕着一个穿着红短裤,扇着一把大纸扇的小鬼;大鬼捉住小鬼后,先挖掉小鬼的眼睛,再撕着吃小鬼。唐明皇问大鬼是什么人,大鬼回曰,钟馗,是武举落第的进士,发誓要灭尽天下的妖孽。南柯一梦,唐明皇醒来,病也好了。随即唐明皇便命画工吴道子画出他梦中所见的钟馗形象。钟馗的形象在后来画家的传承中妙笔生花,有了很多变异。形象于威猛中添了文雅之气,除了篮杉之外,有时还着大红官袍,头戴乌沙,亦庄亦谐;与小鬼的对应关系除了吃与被吃之外,还有对小鬼的驱使和戏弄。如《钟馗嫁妹图》衣冠楚楚的钟馗担着一担小鬼作陪嫁。 衍传至今,钟馗到底捉不捉鬼,而且还祛病镇邪,避灾迎吉?信则实,不信则虚:但信其有,不信其无。信念是崇高的,功力是下作的。远古的神话,与宗教,特别是与迷信的区别,即在于神话能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崇高信念,而摒弃功力。 既是琐话,免不了信口开河。我谓门神乃是“拒”,需要识别小鬼们的好与坏,检查它们的“边防证”;钟馗乃是“驱”,连踢带打,撕着吃。拒也好,驱也罢,亦拒亦驱,互补联防,方可确保福祉。 2013/12/12于塘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