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371|回复: 0

心痕(16)知足万虑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9 20: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灯下心痕(16)
知足万虑轻

     春秋时有一个隐士名叫荣启期。尽管他生活十分清贫,却照样地乐天达观,常常对别人说:“天地之间人为贵,我幸而为人;男尊女卑,我幸而为男;人的寿夭有别,我幸而活到90岁;我应该知足了,还有什么不快乐呢?”北宋时有一老夫子叫孙君,自号“四休居士”。他的朋友大词人黄庭坚问他“四休居士”是什么意思,他笑着回答:“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两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黄庭坚在《四休居士诗序》中对此大加赞赏道:“此安乐法也。”不管三幸也罢,四休也罢,可以归结成一句话:知足常乐。
    知足是我国古人长期用来修身养心、延年益寿的信条。从根源上说,它可以追溯到《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因为,人的欲望虽然无限,但由于他做的每一件事情会受到现实的制约,能够实现的欲望并不大,所以生活中往往感到不如意的多而称心的少。“心想事成”毕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要是期望太高,愿望与现实相差太远,一旦无法满足,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就可能是显得情绪低落,甚至导致自我否定,精神崩溃,最后势必对健康带来威胁,这就是不知足的危害。
    所谓知足,首先在于正视这一现实的制约,正视愿望和现实、需要和可能之间的差异,把期望值定在切合客观实际的地方,摆脱无法实现的欲望而满足于有限的可以实现的欲望。那样一来,许许多多的烦恼便可迎刃而解了。元代有位书画家赵孟頫在《题耕织图二十四首》中有一首说:“小人好争利,昼夜日营营。君子贵知足,知足万虑轻。”万虑一轻,自然常乐,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知足岂不可贵乎?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过于强调知足,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负面影响。好在古人除了提出“君子贵知足”以外,也要求人们效法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贵知足”同“自强不息”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替运用才更好。
                                       (原载于《杂文界》杂志1997年第6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5-10 14:38 , Processed in 0.0232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