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216|回复: 1

(小山屯杂忆之五) 三十年后又逢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9 15: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12-14 10:56 编辑

小山屯杂忆之五
三十年后又逢君

   今日上午,我和妻子驱车赶到华东师大二村,看望从美国回沪探亲的老战友李晓东。分别30年,虽是海外归来,但眼前的晓东还是那样朴实,一身普通便装,一脸宽厚笑容,那副温良敦厚的神态我们太熟悉了。当年我们仨同在小山屯学校当老师,艰苦岁月,患难与共,相处多年。如今久别重逢,分外亲热,紧紧握手,笑个不停。登楼进了房门,又令我大为惊喜,屋里笑迎我们的竟是华东师大中文系那位德高望重的钱谷融老教授,他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当年我在华东师大读书时,曾聆听过他精彩的文学讲座。今日方知,这位我景仰已久的文化老人原来是晓东的老岳父!老人家年届九十,精神矍铄,一脸灿烂的笑容。他亲切地与我握手,嘱晓东倒茶,并热情地把我们引进那间到处都堆满了书的书房,还给我们拿来了月饼品尝,我和妻子深感温暖。

  晓东向我们概要讲述了这些年在异国他乡的经历,真令我们佩服。他42岁那年怀揣50美元闯荡美利坚,可不简单。在美国的20年中,他打工、读书、应聘……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才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数度拼博,几番易职,逐步发展。现在他和太太已在美国定居,生活安定。我们为他所取得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阔别30载,今日喜相逢,老战友之间有说不完的话,书房里不时响起我们欢乐的笑声。三个人你一句,我一言,激动得只想倾诉,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我们也谈到了9月6日的上海知青聚会。我说,如果你也在场,那会见到多少老战友啊。晓东说事先知道此事,但因各种原因延迟了回国时间而未能参加活动。对此,我们都深感遗憾。我特地带了一本《岁月名山》想赠给晓东。他说已经有了两本,一本自己珍藏,另一本带给在美国工作的另一位战友。真令人高兴,《岁月名山》能飞越千山万水,把我们与大洋彼岸战友的心连在了一起。因晓东夫妇当天下午就要飞返美国,我们不便久留,只得依依惜别。临行前,我们与晓东夫妇在树木葱郁的楼旁合影留念。

   归途中,打开汽车音响,电台正播放着一首熟悉的歌曲:“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难道你又要匆匆离去,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听来不由让人感慨万分。晓东说他此番回沪与上次探亲已相隔了13年。13年前他回沪时,我们未联系上。这次30年后重逢,却又匆匆离别,不知何时再聚首。真是“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感叹之余,我和妻子不由回忆起当年在二连学校与晓东共事的日子,往事历历,犹在眼前。

   晓东是上海复旦附中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比我们年长几岁。他基础知识扎实,数学尤其突出。当时二连学校要开设初中班,许景鸿指导员特地把他从四连调来任教。有件小事我至今难忘。那是晓东刚来不久,一天放学后,喧闹的操场安静下来了。部分老师留在办公室,有的批改作业,有的聊天。我看大家有空,便说:“我有个“三翁垂钓”的趣味题,欲请各位动动脑筋如何?”众人兴致甚高,催我快讲。题意为:三老翁甲、乙、丙合伙钓鱼并将所钩的鱼放在一起。钓毕,甲将鱼均分为三堆,多一条扔去,自取一堆;乙来后,误以为鱼未分,将所剩的鱼放在一起,均分为三堆,多一条扔去,自取一堆;丙来后亦同乙一样,将两堆鱼和在一起,均分为三堆,多一条扔去,自取一堆,问鱼的总数是多少?此题为一亲友所授。说来惭愧,本人数学不佳,多年来我只知答案,不晓解法。以前,饭后茶余,我尝以此题让同学、朋友试算。解题者往往绞尽脑汁,仍一筹莫展。每每答案揭晓,方才恍然大悟。此种情形,屡试不爽。果然,那天列位先生或蹙眉深思,或埋头苦算,一时无人发话,只闻沙沙笔声。我在一边悠然品茗,环视诸君,皆为苦思冥想之状。暗自得意,等着他们求我讲出答案。不料十多分钟后,晓东把手中的纸笔一推,从容作答:“25条鱼”。众人讶然,从速验证,果然准确,满座惊叹。我第一次遇到有人当场解出此题,大为诧异,急问如何求值?晓东重取一纸,提笔演示,口中娓娓道来,大意为:先设鱼的总数为X,再分别用一个个不同方程表示三翁所取鱼数及各人多余鱼数;用此方程减去彼方程;去分母;得出一个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然后“令”一个字母等于一个什么式子,再“令”这个字母等于另一个什么式子,且规定取整数,代入该方程,最后得出一个不定方程为整数解的一般表达式。当这字母等于1时,X等于25(条)是三翁所钓鱼数的最小值。乖乖,一步一步推导下来,足有十几行算式。看得我眼花缭乱,听得我似懂非懂,佩服得我五体投地。我以前只知答案为25条,看了晓东解题,方知25仅为最小值,此题有无数解。晓东身怀绝技呐,令人刮目相看。日久与晓东聊天,才知他从小喜爱数学,曾在上海中学生数学竟赛中名列前茅。此次解题实谓小试牛刀。后来团部曾搞过一次全团中学教师数学测试,结果晓东成绩名列第一。我在《忆小山屯学校》一文中提到,我们自制过一个能演示天体运转的教具,其中关键部件—一组齿轮便是晓东根据太阳、地球、月球之间公转、自转不同速度设计的。

   晓东肯学习,爱钻研,也有个性。当时他在二连知青中学历最高,但他从不自满,酷爱阅读。回沪探亲,常带回不少书。除了读小说外,他对哲学书也有兴趣。有时还给我们念上几段赵朴初先生写的散曲,不知他从哪儿搞到的。有次他从上海带回了一些机械制图的教材,利用业余时间看着,画着。我有点奇怪,问他学这干嘛?他说有空多学一些东西,说不定以后能用上。他给我介绍机械制图常识,还饶有兴致地指着那些俯视图、侧视图让我想象实物会是何种形状。又指着屋里某一件东西,问我能不能画出侧视图。我是第一次从晓东那里知道了什么叫机械制图。有一段日子,他每晚都坐在宿舍隔壁的教师办公室,埋头缠绕着细细的铜丝。我们十分好奇,他说这是绕线圈,打算自制一个电烙铁。我说买一个不就得了?他说自己动手做才有意思。他一次一次绕着,试着,常常搞到很晚。后因缺少什么材料,又无法搞到,终未做成。但他那股钻研劲头却令我们钦佩不已。工作之余,他很少打扑克,却爱下棋。当时我们宿舍有一副围棋,但大家都用来下五子棋。可能是因为五子棋比较容易学,又能在短时间中分出胜负吧。晓东好象懂围棋,故下五子棋更是得心应手,别人很难赢他。我有时听他给人指点下棋,常夹杂着一些围棋的术语。大伙觉得他干啥都挺有研究的。有一年我从上海给学校买回一些唱片,晓东对其中一张《北京颂歌》特别喜欢。有一阵放学后,晓东常常哼唱着这首歌。我发觉晓东唱歌挺好听的,男中音,音色淳厚,底气也足。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晓东又在哼唱着《北京颂歌》,唱得十分投入,充满感情。寂静的夜晚,歌声很动听。我赞叹不已,并问他为何爱唱这首歌呢?晓东说每次唱起这首歌,总能产生很多的联想。我见他说这话时,目光柔和,眼中透出一种深情。他未详说,我也没细问。而他的那句话和当时的神情,却着实让我感动。我当时想,别看晓东平时性格有点内向,其实他有着多么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啊。

   晓东为人厚道,办事认真。记得有一年冬天他要回上海探亲,我说学校有大豆,你带一些回去吧。他装了一小袋,执意要付钱。我说这是咱自己种的呀,学校又不卖豆子,付啥钱!晓东坚持要给,我拒不肯收。后来他拿出几本书说,“要不以物换物吧,这是上海寄来的新书,就留给学校小图书馆吧”。我仍不让,他说那我就不带豆子了。无柰,我只得依了他。晓东就是这么一个实在的人。那时业余生活单调,知青中轮流讲故事是一件挺受欢迎的事。晓东喜欢看书,平时闲聊天也不拘束,而对于讲故事却似乎不是强项。在我记忆中只听他给众人讲过一次故事,而且引出一段趣事。那次晓东上团部办事,正赶上看朝鲜电影《金姬和银姬的故事》。当时文化生活枯燥,能有机会看一部新电影是相当令人羡慕的。他从团部回来后,我们一致要他放学后讲讲这部电影。在大家再三请求下,他只好应允。这本是一件小事,而办事认真的晓东却当重要任务对待,认真准备着。我下课走进办公室,见他伏案写着什么,凑过去一看,原来他是回忆着电影情节在写提纲呢。我乐了。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擅长讲故事,得先背背课啊。我观察着,晓东这一天可够忙碌的,不时拿出那份“提纲”,修改几句,有时还口中念念有词,仿佛演员在背台词。终于等到放学了,大家迫不及待地围坐在那张长木板钉成的大办公桌旁,静静地等着晓东开场。也许是第一次这么一本正经地给同事们讲故事,晓东好象略有紧张,他把那份提纲放在桌上,清了清嗓子,又端起杯子喝一口水,一句一顿地说起来:“影片开始时是在朝鲜平壤火车站,一列火车喷着白烟缓缓驶进站台,月台上已挤满了人。列车慢慢停下了……”大家安静地听着。记得坐在晓东对面有三位青年女教师,除了徐月清外,好象还有哈尔滨知青张滨兰和天津知青郎玉翠,她们全神贯注,听得入神。突然晓东一改刚才平稳、缓慢的语调,睁大眼睛对着她们高喊一声:“姐姐”!!三位姑娘先是被吓一跳,然后都笑弯了腰,一个个伏在办公桌上笑得喘不过气来,肩膀一抖一抖的。我们几个男士开始也一愣,刹时明白过来,也大笑不止。原来晓东想模仿电影里银姬看到姐姐金姬时激动呼唤的语调,但也许是有点紧张的缘故,叙述节奏未掌握好,少了一句过渡词,尚未交待清楚,就突然朝着对面三位小妹妹喊“姐姐”,引起哄堂大笑。晓东自己也笑起来了。这是30多年前的一幕,今天回忆起来,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还那么鲜活、生动。我和妻子至今提起此事,依然笑出声来。那时在我们眼里,比我们年长几岁的晓东,就是那样一个厚道、朴实、可亲的大哥。

  今天晓东又飞赴大洋彼岸了,虽然我们天各一方,但战友之心相连。我们真诚地祝愿老战友晓东晚年幸福安康。
                  (写于2008年10月6日夜)

附:我和晓东在师大二村合影照片

DSC01545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9: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12-16 19:07 编辑

   适才浏览网页,偶见此帖,引起诸多回忆。记得当年家园网发生故障,丢失了包括此文在内的一批文件。此帖系后来重发的。记得原文后面曾有许多跟帖,多为老朋友们回忆李晓东的热情留言,现已无法再现朋友们那些精彩的文字了,深为遗憾。
  我还记得,自那次在上海与晓东一别六年后,他又一次返沪探亲,我和妻子获悉后便再去看望他。发现晓东岳父的住房重新装修过,房间更显温馨。彼时晓东已有了第三代,当上爷爷了,那日他高兴地抱着可爱小孙女,乐呵呵地和我们夫妇一起合影留念呢。事后我把与晓乐再次欢聚的经过写了一段文字续在帖后,并配上了新的照片。可惜原帖已丢失。
   重读此帖,往事历历在目,很想念晓东,愿他在异国他乡一切安好!
                  2022年12月13日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2 13:27 , Processed in 0.0250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