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673|回复: 11

青春(12)中秋独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9 20: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3-9-19 21:01 编辑

    青春岁月(12
中秋独酌

    1969年一个春日的傍晚,乍暖还寒,我提着行李来到黑龙江边的青年农场,被分配到北部靠山的一个连队。此连建队10年了,仍未改当初的荒寂。可荒寂有荒寂的好处,是时,“文革”尚未结束,但其势较比全国大中城市要温良得多。白天,也有口号喇叭声;入夜,乃是鸡鸣狗吠,一派田园诗意。
    5年后的农历八月十五,此时,北大荒的白天清爽宜人,夜里,竟有几分寒凉几分清瑟。不知为什么,我这很少沾酒的人,那天却非常想饮白酒。于是,到小卖部买了一瓶65度的“北大荒”酒,又到老职工家要来一把水萝卜、几根黄瓜、半碗豆酱,只等月下独酌。何以只等月下?因为这里的夜着实独具情致。队里为解决照明和农机检修用电,自建一个柴油机发电机组。也是出于自给自足勤俭办事,子夜时分即停止发电,全队皆黑。
   是时,我住的小屋灯光顿逝,皓月清辉爬满窗棂。看着它的清淡,不禁酒欲更起,于是边饮边嚼边体味,也便进入无人之境。起初,只觉得那酒的辣与呛,辣呛中勾起我的人生际遇、生存况味、旧人旧事、所爱所愧……回首往事,恍如昨日;看看今天,独坐北大荒……
   微醺中我不能不赞美这辣呛的酒的神力,它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它开启了压抑困顿的闸门,它填充了孤独苦闷的空间,它提供了宣泄胸中块垒的天地,它找到了酒韵与情韵的共同旋律……再喝,就觉辣呛之后有些醺,因为它能使我对自己说出平时不敢说不便说或说也说不清的话,它也能使我想出平时不敢想不愿想或想也想不透的事。
   于是不再觉得辣,只觉得那酒是如此熨贴如此甘甜如此丰饶如此亲切,可不知为什么,等到“滴滴难舍”时,我无声地哭了,满脸滚泪。泉涌般地,过去读过的关于写酒的诗句纷纷攘攘涌至嘴边: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原载于《南方工报》1995年3月2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9 21: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9 2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念胜 于 2014-9-9 21:21 编辑

    当年中秋独酌,
    如今畅饮述说,
   十年是非咋论?
    烟云风吹已过。
   

    祝颜兄中秋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2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卫东 发表于 2013-9-19 21:21
李白:月下独酌

    多谢仁兄理解,抄录月下独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1 00: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把水萝卜、几根黄瓜、半碗豆酱,.....

    颜兄当时没再整两根大葱,葱辣,酒辣,启不更“有些醺”?
知道你们上海宁不吃生葱,不知后来学会吃了吗?


    此篇发表于1995年,差不多20多年过去了,一代人的间隔。试问,
那个“中秋独酌”北大荒小青年体味的那个自我韵味,新新人类们是否能接受?
       我相信,如果面对今日的大学生,他们会发问,颜老师,那些个“不敢说不便说或说也说不清的话,不敢想不愿想或想也想不透的事。”为什么只有独坐独饮时才能对自己说说,是些什么话,那些事呢?
    前几天,和石予民、冉莹几人一起在茶馆品茶论道,无意中问一个服务员小姑娘,知不知道江青这个人,听没听说过新四军,回答说都不认识他们。老人总是祈望晚生们了解他们自己走过的路,自己念念不忘的事总想和年轻人们絮絮叨叨。人老了,都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22: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念胜 发表于 2013-9-19 21:22
当年中秋独酌,
    如今畅饮述说,
   十年是非咋论?

    赏读妙诗,有板有眼。
    多谢祝福,同喜同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20: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土豆 发表于 2013-9-21 00:26
一把水萝卜、几根黄瓜、半碗豆酱,.....

    颜兄当时没再整两根大葱,葱辣,酒辣,启不更“有些醺”?
...

    当年北上七千里下乡,先过思想、生活、劳动三关,是必须的,老职工没把咱当外人,说我不像上海人,大葱生蒜啥的,自然不在话下了。
    现在的年轻人,没咱那时的意识形态、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可谓幸事;他们缺乏历史意识和政治眼光,并不奇怪。
    我想,等他们在社会上打拼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有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需要,会发现关注历史和政治,也是值得他们倾听、见证、回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10: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二十几年前的帖子,近日读来还是这个情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21: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成兴 发表于 2013-12-13 10:38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二十几年前的帖子,近日读来还是这个情调。

    多谢成兴兄理解!当年“借酒消愁”,如今“点灯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4-9-9 16:46 编辑

    俗语说,十五月亮,十六月圆。这不,百忙之中的窦兄发来短信,致意中秋快乐之余,一句“昨夜又独酌小酒了”?让我感动不已。
    遂意解读交流,一是依旧记得小文《中秋独酌》,二是不无理解当年“月下独酌”,三是透出对远方好友的不尽挂念。好在自打返城以后,一直奉行“一人不喝酒、两人不耍钱、三人不是非”等,故“独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6 16:19 , Processed in 0.01912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