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6356|回复: 10

记忆中的湿地----莲花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2 10: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忆中的湿地----莲花泡     


    前年随众战友们回访第二故乡---军川!连队驻地西边的莲花泡却因时间的缘故没有去探望,如今连队所在的村落即将消失,而再次探秘莲花泡的心情却愈发强烈!不是因为我曾生活过在那里,而是那人、那景早已深深的在我心中扎了根。四十多年前初到连队时就听人说西边有片方圆百里的莲花泡。少时读小说《林海雪原》描述主人公少剑波曾率部“奇袭莲花泡、猛攻五凤楼。鹿道追击战”,彼莲花泡是否就是此莲花泡?这个谜团至今也没有解开。当年不知道那连绵百里,树木茂盛,泡泽片片,芦苇丛生,鸟雀成群,野兽出没,水美鱼肥的那块净土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对她的向往也来自于《燕飞塞北》中对雁窝岛的描述。据老农垦人讲:当年的莲花泡“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不是传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第一次踏进那里,便被卷入眼帘里的原生态景色震撼,这里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微风轻轻吹皱梦幻般的水面,摇动高低深浅参差错落的苇草,梦一样的世界,却于那温茵润泽深处,潜藏着勃勃生机!水与陆地交迭之处,冷峻、幽犷,却不乏灵动。绿荷才显露尖尖嫩角,不知名的水鸟却已悄然涉足水中;游弋的鱼儿在描绘着生命的流畅,悠扬的蛙鸣在诉说着湿地辉煌,从神秘幽深的黑土地上的沼泽,到季节性律动的军川湿地,总是关联着生命的源起。从长满了水曲柳、黄菠萝、柞木、杨树、白桦和榛子棵的树林,到泡中优哉游哉的鱼儿,从水鸟灵动的韵律,低平湿地的秀美形态,到高寒沼泽的磅礴大气,都在演绎着生命的绚丽,幻化出亘古不灭梦境,连接着历史与未来,连接起上游和下游,连接着这周围的你、我、他……!趟水进入莲花泡,断断续续的人工踩踏的小路穿过出茂密的杂木林,林中的草丛中夹着艳丽多彩的野花儿,黄的金灿灿,蓝的如宝石,白的如玉,红的如霞,花儿在翠绿的叶片和碧草的衬托下更显婀娜。其间蝴蝶飞过来向久别的花儿叙述自己长途跋涉的艰辛,忙碌于花间的蜜蜂嗡嗡地唱着花如潮的曲儿,动听无比!清风徐来花摇曳在青翠的草间,香气沁入鼻中,真想摘一朵在手中把玩,可又不忍心这样做,只好再嗅嗅她的芬芳。夏天的莲花泡蠓虫翻飞,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很少涉足,只是在闲暇时在附近的水线上,手执一条木棒击打浅水面晒太阳的大鲶鱼(俗称狗鱼棒子)。
   一望无际的莲花泡点缀着一片片的杂木林,而杂木林的间隙中铺满了星罗密布苇塘,乘坐连队打鱼的小船进入苇塘,小船缓行,水清澈见底,层层芦苇的根扎到沙泥中,游动的小生物清晰可见,伸手能抓到游动的小游虫,茂密的芦苇有时会划到你的脸,但你不要生气,因为你注意在苇根部还可以抓到数条鲫鱼,泥鳅。你把它装入带来的桶中,听它们在桶中折腾,船继续前行,你会发现野鸭子与船同游,当你伸手去抓,它一猛子不知去了哪方?如果你了解野鸭的习性,在浅滩的隐秘的草窝里会发现野鸭蛋,拣起来,捧在手中真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小船穿行于苇塘,拨动苇子会惊起落在苇杆上小小的飞禽们,这些可爱的小鸟们不知疲倦的飞起又落在前面的苇尖上,互相鸣斗嬉戏,飞起追赶小飞虫。或用锐利的双眼瞄向水下的鱼,找准机会去抓鱼吃,吃饱了在空中打着旋儿与多鸟汇合,自由翱翔于蓝天,,被船行惊动的野鸡噗噜噜飞起来钻进树中,野兔逃过去,藏在秘密的花草间。夏日里见不到野狼、狍子,也就无从棒打了。据说莲花泡里有熊瞎子,咱无福见到,不过真的见到了咱肯定屁滚尿流的落荒而逃。其实,莲花泡的冬日才是我们这些知青认知黑土地的场所!
   北大荒的冬日是猫冬的季节,而莲花泡却没有了夏日的宁静,她被烧炭、伐木、打冻网的喧嚣吵醒!皑皑白雪覆盖了一片无际的黑土地,在太阳光的映照下反射出刺眼的白光。雪后的空旷田野干冷干冷的,仿佛空气都冻裂了。从连队南面的土道上向西行驶着一辆挂着拖斗的铁牛55,拖斗上十几个老少爷们坐在打鱼的网上,身边堆满的水线杆、冰穿以及各类打鱼的工具。每个人的装束大体一致,头戴各类的狗皮、挠头皮帽,身着破旧的棉袄棉裤,腰间都系着旧麻绳,足蹬靰鞡鞋。这些去打冻网的人们嘻嘻哈哈的谈论着即将得到的收获,时不时地冒出几句北大荒的俚语:“你奶奶的腿儿的”。莲花泡里的冰面大小不一,铁牛行驶在冰面上压倒的干枯芦苇形成了两道车的印记,寒风吹过芦苇挂的积雪吹拂在脸上,嘴里呼出的气息经过寒风的加工,使得额头皮帽的毛以及眉毛挂满了白霜。打冻网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进入泡子纵深十几里,在有经验的老农垦人的指点下,选在一块上千平方米的光滑的冰面上进行作业。在冰穿上下翻飞后,相隔数米的冰面孔洞形成两排,冰孔洞相间三四米,五六十米长的两端各凿出一个大的三角洞和一个长方形洞。渔网从方形洞口下入冰层下,渔网的两个边随着水线杆向三角洞口穿行,当渔网的一头从三角口露出时,用牵引绳挂在铁牛55的牵引悬挂上,缓缓前行,渔网拖出冰洞的一半时就已经看到网内的鱼儿们蹦蹦跳跳,尺把长的野生鲫鱼以及各类鱼儿展现在我们面前!一网下来一两千斤!把冻僵的鲫鱼刮鳞、去掉苦胆,把悬起的大铁锅中蓄满冰块儿用干柴点火烧开,把鱼放入,林边的野花椒树的枝条撅几只放入锅中,使鱼汤鲜咸适中,两三条鲫鱼和烤糊的冻馒头入肚,天下美味莫过如此!满载而归的年轻人们疲倦地坐在铁牛的拖斗上,寒风将积雪从杂木林上吹起,风雪肆无忌惮的从我们身上掠过,棉靰鞡在已冻成冰坨,每个人都像冻僵的野生鲫鱼一样渴望热汤热水!车斗外芦苇、灌木向后掠过。没有来时的欢声笑语。天渐渐地暗下来,不知哪位突然引吭嚎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字不正腔不圆引起满车斗中的人哄堂大笑,“嘿!哥们儿,别唱了!再唱就会把狼招来啦!”。铁牛牵引着拖斗满载着收获、带着倦怠、带着歌声,伴着风雪向连队驻地驶去。
   几十年过去了,莲花泡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我怀念泡子内烧炭时居住的地窨子,我怀念曾认识的打鱼老人,我怀念在鱼哈边手执鱼抄子静等水面上将露头得野鱼,我怀念在苇塘中持镰割苇,我怀念在杂木林内采摘榛子,我怀念……!

                                             成稿于2011年8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5: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富饶原生态的莲花泡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真的只能留一份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5: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莲花泡,带给我们多少青春的回忆,优美的文字让我回想起我们去莲花泡时的许多往事,在水中划船,在林中采摘榛子, 在鱼亮子炖新打上来的鲜鱼,-------。听说现在莲花泡干涸了,不知真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7: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卫东 于 2013-7-12 17:20 编辑

莲花泡,美丽的莲花泡;可惜只能成为我们的记忆了。绪杰的文章美,其实真实的莲花泡更美。用一篇美文祭奠莲花泡,也是对人们毁灭莲花泡的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23: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绪杰的文字又勾起本土豆的莲花泡记忆。
      这张照片大概是1970年拍的,我和哈市知青王俊芳,他摇橹我装样子收网。本土豆时任上士,管食堂的吃喝供应一应杂事,王俊芳在莲花泡的四连渔亮子打渔。上士常自己赶着牛车去拉鱼,每次拉回百十斤鲫瓜子或鲶鱼,食堂吃不了也卖给家属,一毛钱一斤。老牛同志听话,认路,五六里地远,一直走无叉道,根本不用鞭子指挥。
      莲花泡里莲花盛开,本土豆却不知道莲花下面有好东西。哈市知青吕胜华教我,找一簇莲花叶子处,憋一口气,沉到水底,摸出一个大藕棒上来,雪白雪白的,伴上白糖挺好吃,之前不知道那玩意长在水底下,更没吃过。
是莲花泡,教我明白“出污泥而不染”。
     俊芳早在太原定居,常上家园网,也整两句呗。
在莲花泡(王俊芳和窦忠强)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3 09: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中的湿地__莲花泡"词句优美,情景交融,令人陶醉。
昔日美丽的莲花泡,芦苇塘,辽阔无边,一片绿色的自然景观,生态平衡没有污染,那儿留下多少知青的足迹与青春的回忆,许多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3 10: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土豆 发表于 2013-7-12 23:08
绪杰的文字又勾起本土豆的莲花泡记忆。
      这张照片大概是1970年拍的,我和哈市知青王俊芳,他摇 ...

窦老师和王俊芳的这张老照片,留下了当年青春的记忆。一个真摇橹,一个假收网,不过还是很有模有样,好像在拍电视剧。只记得那时是杨大爷在莲花泡打鱼?还有北京知青张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3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家云 发表于 2013-7-13 10:06
窦老师和王俊芳的这张老照片,留下了当年青春的记忆。一个真摇橹,一个假收网,不过还是很有模有样。只记 ...

照片照得真好,那时真年轻呀,充满青春朝气,怀念青春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3 20: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fenlan 于 2013-7-13 20:14 编辑
老土豆 发表于 2013-7-12 23:08
绪杰的文字又勾起本土豆的莲花泡记忆。
      这张照片大概是1970年拍的,我和哈市知青王俊芳,他摇 ...


      在原先的名山家园中有人写过有关莲花泡的文章.我也曾跟过帖,今天算是旧帖再发.
     
       说起莲花泡记忆,使我想起了七十年代初,那时我在场部工作组,有一段时间在莲花泡办班,有一位姓蒋的学员会打鱼,晚上他把渔网撒下,第二天早上去收网,中午我们做茄子炖鱼,好吃的并不是鱼而是茄子,这个美味至今也忘不了.离开莲花泡后,再也没有吃到过这么鲜美的茄子炖鱼.
       莲花泡的莲花,芦苇荡犹如江南的美景,后来因开荒建连队,莲花泡也消失了,真可惜.不知道当年的莲花泡还能回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3 20: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予民 于 2013-7-13 22:22 编辑

   莲花泡里,12团的人谁不知道齐庸(其实12团老人都知道他,老名山农场采购员),他的徒弟是魏后余,师徒在莲花泡打渔数年,师徒俩出身都不硬气,六连让他们远离尘嚣,独处一隅,享受宁静,也是用心良苦。
   这真是:躲进泡子成一统,管他批林与批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11-22 18:18 , Processed in 0.0220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