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品(31)
咬文嚼字之七 关于“网络语言”和“约定俗成”
张念胜
引用丁一兄说,“需要说明的是,偶,滴,晕,表,顶,狂顶,晕倒,拍砖,东东,斑竹,养眼,稀饭等等均属网络用语,不在错字范围.”
网络语言因为网络而产生和发展,在其特定的范围内流行,而且人们介入其中,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比如,速记、密码、世界语、地方方言等,是限定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内使用的符号(文字)或语言,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内都看得懂听得懂,进行着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正如丁一兄说,不在错字范围。
有次我批评一年轻人,他给我发了个短信,一个字:“晕”。等他回来,我问他,哪儿不舒服?去没去医院?引起一片笑声。后来知道,这是表示不满的意思。他把网络语言,给我这个不懂的人说,超出了它的特殊的语言环境,就闹出了笑话。但是,在年轻人中间,不仅网上用网络语言,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在逐步流行网络语言。
在读书的时候,现代汉语老师专门讲了语言词汇的“约定俗成”问题。时间久了,只记得大意是,一个词汇大家都用,慢慢就形成新词了,一定的时候,有的也被收进了词典。这就是“约定俗成”。
外来语常常是经过“约定俗成”的。比如,沙发、司的克、列巴、咖啡、迪士尼……;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的语言词汇会不断地出现,比如,证劵交易、股票、市场营销、人才交流、温室排放、……又比如,文革、上山下乡、知青、返城、病退、……。类似这样的词汇,慢慢被大家接受并被广泛使用,就会新词产生了,这是语言发展的动力,这是语言丰富的源泉。
所以,有新的词汇出来,不要急着说不好,只要词能达意雅俗共存,只要大家接受广泛使用,就有可能被“约定俗成”。
说不定那天有的网络语言也被约定俗成了,真没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