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予民 发表于 2013-4-23 21:48:54

知青足迹实录八

    足迹实录之八围城内外     高中毕业后晃荡逍遥了两年,然后围城里外,工厂农村,各奔前程。    十多年后,文革后期冲出围城走向广阔天地的千万知青又争先恐后地涌回围城。此时,第一故乡对于他们来说反而不如第二故乡那么熟悉、亲切,社会甚至家人对他们投以异样甚或鄙视的目光。他们以落后留城同学十数年的差距进入城市角逐场,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立业、成家、筑巢、充电、补给。    从大返城到现在,三十年过去了。同班同学,不管下没下过乡,现在的差别似乎不大了。很多人把知青的这种赶超精神归之为得益于田野乡村的艰苦锻炼,这不无道理。但如果因此而赞美它,则大谬矣。那么,留城的过的怎么样呢?高中同窗给了我答案:“我也常常反思过去的历程:四十多年前附中的聚散,……。至于散我相信绝大多数都像陷入那场政治漩涡身不由己的沿着既定轨迹飘荡,待尘埃落定,无论我们处境如何,我们都失去了自我。因长期的教育脑中只有党国家革命集体,党把我们镟在哪里我们就要在哪里闪闪发光。于是我们只会埋头拉车,不会抬头望路。我们错过了许多命运的转折点,不少改变我们生活的机会。我们头脑简单,只相信凭自己之力就能顺利前行。77年高考我考数学全对,但考不进复旦数据处理,89年自学编制财务软件,才升到会计师,这是我的最高点,以后也就无所建树,至今连一间儿子的婚房也备不起。惨啊!”原先我对用尽心机留在上海的同学还有些看法,可是老同学上述的一段话,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大环境一样,围城内外的结局相差无几。只不过城里的在父母身边多呆了几年,多享受了几年小资生活,城外的多晒了几年太阳,多呼吸了几年新鲜空气,多吃了点苦。下乡的不见得比没下乡的差,返城若干年,趁个数百万、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也能扒拉出一些。没下乡的也不比下乡的强多少,碰上厂子倒闭,下岗裁员,也得深受煎熬。当然,就整体而言,知青还是一个弱势群体。                         石予民(2009年7月25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青足迹实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