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搦管 发表于 2021-2-24 06:36:07

圣城(一)

圣城(一)
圣城在什么地方?有人说在拿撒勒、因为那里是圣母玛利亚怀孕的地方;有人说在伯利恒、那是耶稣降生的地方,圣诞的源头;也有人说在耶路撒冷,那里是圣墓所在地,又是耶稣复活的地方。众说纷纭、惊动了上帝,他用指尖在地图上轻轻勾画出一个圆;从上加利利山、至戈兰高地、沿约旦河谷,经耶路撒冷、伯利恒、再经伽密山、沿地中海岸上行;几乎囊括以色列全境的中北部。细观此图拿撒勒却位于该圆的中心点上,从中心点至伯利恒,再到耶路撒冷,折射出一道耶稣光,那光艳隐约可见,继而、光芒四射;恍惚之间耶稣从中心点上缓步走来,直至走出画面。
站在耶稣走出画面的地方,耶路撒冷古城全景一览无余,晨风吹过,好像有几分凉意。阳光下古城呈现出淡淡的驼黄色,城墙保存尚好,远远望去数座城门人来车往,城内住宅云集、街巷交错、圣殿、教堂林立,好似回到两千年前的场景。
耶路撒冷位于犹地亚山区,古城横贯群峰之巅,靠近约旦河谷,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发源的圣地。大耶路撒冷面积627平方公里,旧城位于东部,面积仅有一平方公里;新城在西部,其拓展面积已连接至伯利恒。耶路撒冷历史悠久,宗教色彩浓郁,虽为三教圣地共处和平之城,但“和平”几乎从来没能光顾古城。
回到原点,拿撒勒Nazareth位于以色列北部下加利利的群山之中,是以色列北部省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城市。拿撒勒是耶稣父母居住的地方,圣母玛利亚在这里由圣灵感孕,基督耶稣在这里度过童年长大成人,开始步上神坛。
二千多年前,拿撒勒是个小村庄,拜占庭时期变成宗教重镇,成为最著名的朝圣之地。如今、每年世界各地的信徒远道而来,朝拜圣母玛丽亚的圣堂及耶稣度过童年的圣地。
为纪念天使加百利(Angel Gabriel)向玛利亚报喜,早在公元二世纪前后,古老的报喜岩洞上就建起犹太风格的会堂,俗称天使报喜堂(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之后基督教与穆斯林几经争战、轮番统治拿撒勒,教堂不断在拆毁中重建;第五次重修是在1969年,以拜占庭时期古教堂模式为基础,翻新重建。如今、圣母报喜堂是“拿撒勒”标志性建筑,也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
走入拿撒勒老城的一条深巷中,古朴的老街穿越了时空,街头的货摊鳞次栉比,多以纪念品为主。步入一座粉红色高墙围起的庭院,那就是报喜堂。教堂右侧是圣母玛利亚的石质雕像,正面墙上有天使、马利亚及四福音书作者的雕像。教堂的正门和西门上,雕刻着耶稣生平和圣经故事。站在教堂中央抬头仰望,报喜堂的顶部耸入云端,造型华美的圆顶,犹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圈包在穹顶周边,犹如一朵待放的百合,被天使带上天庭。教堂正门是圣母玛利亚、马夫约瑟以及耶稣降生在马槽内的故事,黑色的浮雕,幅幅精品,一组上下衔接严紧的画面,生动展示出圣经故事的精华。另一扇门上的浮雕是伊甸园、诺亚方舟和亚伯拉罕的故事。
步入报喜堂的正门,巨大的厅堂内神圣、庄严。天使报喜堂穹顶的图案、犹如怒放的百合花呈16瓣、圈包在穹顶周边,百合花被视为圣母玛利亚的标志。
天使报喜堂、分为上下两层,大部分建在遗址上,保留教堂原有的风格;一层古朴、庄重,报喜之初的洞口及教堂遗址汇集于此,周边围墙建在原址旧墙上依稀可见,体现出历史的沧桑感。洞里的祭坛为18世纪修复,洞后的围墙是12世纪的遗迹,而旁边有一根柱子则是公元4世纪就屹立其间,洞里有一段小楼梯通向厨房,八角型洞口与上层衔接,形成上下相连的通道。
天使报喜堂主要景观在下层圣坛,华美壮观富丽堂皇;教堂的玻璃色彩艳丽、精美到极致,犹如自然天成的画幅,高悬名堂。颇似印象派风格的立柱,托起穹顶绽放的百合花,仿佛步入艺术殿堂。环顾教堂四周悬挂的圣像,回到圣母像前忏悔、礼拜,虔诚的信徒献出一片坦诚。
圣母玛利亚雕像,立于庭院右侧,前来拜谒圣母的信徒们云集于此,与圣母合影的意义有别于游客。
沿着圣母玛利亚迁徙的路途,大巴向南赶往伯利恒。古城伯利恒、历史悠久,圣诞之地使其声名远扬;据史料记载,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吉普赛人其中一支、赫提人就在此定居。古城最初名称为贝特拉马,公元前1350年改用现名。此后,往返古埃及和叙利亚的商旅多在此歇脚,曾一度成为驼队中转的休憩之所。
犹太人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大卫王,就是伯利恒人。伯利恒以圣诞之地闻名于世,源于耶稣基督的出生地。传说耶稣降生前的数月间,就有传闻救世主基督要从伯利恒诞生去拯救人寰。
当年、大希律王下令普查全国人口,马夫约瑟带着临产的玛利亚,前往伯利恒申报户口。他们到达伯利恒后,城中客栈已满,只好在一间马厩里过夜。当夜、玛利亚生下一个男婴,她将婴孩用布包好,放入马槽里。相传耶稣当年出生的马槽,为长13米、宽3米的泥马槽,沉浸在地下岩洞的角落中。几经变迁后,泥马槽用银马槽所替代,再往后,银马槽又被换成一座大理石镌刻的圣坛,上面镶嵌有一枚空心14角银星,标出耶稣出生的具体方位,并刻有拉丁文铭文:“圣母玛利亚在此生下基督耶稣。”圣坛上高悬15盏银托油灯,长年不熄;每盏油灯分属于基督教各派,并不在同一时刻点燃。昼夜长明的灯火映照在狭小的空间内,却牵动十多亿基督徒的心。
如今,圣坛内供奉的是一具金马槽,已成为教堂内的圣物,那是圣主耶稣的摇篮,也是圣诞教堂中最具宗教色彩和历史意义的主题。
此外,圣诞教堂内有一处相当神奇的孔洞,站在微小的洞口前,透过微光,能够看到圣坛下面金马槽的全景,窄小的空间内拥挤的人流,那场景是瞻仰、又似礼拜,也许虔诚包容了朝圣者的身心。
圣诞教堂外侧的庭院中,立有一尊翻译家哲罗姆的全身石像,他是《圣经》通俗译本的译者,也是将整本《圣经》从古老的希伯来语译为拉丁语的第一人。
公元384年、哲罗姆受罗马教皇委托,在《旧约》基础上修订了《新约》译本。当时、其反响很大;时过境迁,时间平息了所有不同声音。之后,基督教的经典《新约全书》就源于此。
伯利恒圣诞教堂的正门很小,五座大小不一的门框层层套叠,纪录了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最下面的最小,游客要躬身而入,寓意对圣者的恭敬。门前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广场,是按照圣诞教堂内的马槽比例放大为广场,也称马槽广场。此刻、日影西斜,压向天边的浓云突然亮起,一道耶稣光透过云层,折射在晴空里光艳夺目,仿佛是圣主再现的灵光。
静观圣诞教堂内的格局,几乎囊括了耶稣一生的经历,前往埃及避难前夕住过的乳洞、以及圣凯瑟琳教堂、十字军庭院、无辜婴儿的墓穴和首先拥抱耶稣的牧羊人雕像,贯穿始终的是崇敬和礼赞。
当年、大希律王下令普查全国人口的目的,为稳固王权,惧怕异教兴起威胁王位。当得知耶稣降生的消息后,便下令斩草除根,要杀掉这个疯传前来救世的圣主。此时、约瑟已提前得知消息,带上玛利亚及襁褓中的耶稣逃出城。可怜伯利恒城中的婴儿,耶稣离去不久,古城内即四门紧闭,查找耶稣的下落;在没有任何搜寻结果的情况下,大希律王自觉被人愚弄,即恼羞成怒,下令杀掉城内所有0-2岁的男婴。如今、教堂内还存有无辜婴儿的墓穴,真实记述了那段历史。不久,大希律王猝死,罗马王朝便迅速兼并了犹太王国,约瑟一家才安全回到故乡拿撒勒。
耶稣(约公元前4年—约公元30年),是基督教义中的核心人物;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出生于伯利恒 (巴勒斯坦中部),三十岁左右开始传道,三十三岁时在总督本-丢彼拉多、执政时受难,为承担全人类的罪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并在众门徒面前现身说法,四十天后,道别升天,再现圣灵无边的天道正运。耶稣的童年在拿撒勒度过,传道也从拿撒勒开始,后人称他为“拿撒勒人耶稣”。
如今、伯利恒古城属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行政管辖,因其独特的宗教地位,每年前来伯利恒的朝圣者及游客超过200万,饱经沧桑的古城,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沿街可以看到巴以之间,只有一墙之隔的隔离墙,墙上的涂鸦多为巴方喷绘,或嘲讽、或激昂、针对巴以冲突有的放矢。就在高墙的转角处设有一座检查站,巴方、武装人员,要检查所有进出车辆。过了检查站就进入了以方领土。
暮色降临、街灯亮起,沿耶路撒冷新城区的高速路直行,立交桥下便是以色列市政厅。大巴停在桥下,近似弧形的街道两侧遍植橄榄树,以色列国会大厦的对面,立有一座巨型烛台,高5米,宽4米,为英国国会于1956年赠送以色列国会的礼品,其形状犹如中国传统兵器中“七股托天叉”的造型略显神奇。金烛台原为以色列人世代崇拜的神器,屹立于圣殿山前;犹太第一尊金烛台供奉在耶路撒冷圣殿山神殿前,后毁于巴比仑王朝入侵时期。
国会前的铜塑整体造型奇特,那指向苍穹并排而立的七支烛台,像是在诉说。世纪之初,圣殿烛台给无家可归、倍受磨难的犹太人带来光明、祈福安康,象征纷争和解及光复的希望。铜制烛台上刻有29幅浮雕,精选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事件,依次排列、分别记述犹太人前仆后继为之复国的慷慨悲歌。
晚风吹过,橄榄枝在风中摇曳,像是在诉说犹太人长达十九个世纪的奔波,终于在二战后期得到世界的认同,以色列才得以复国。执着的犹太人,认定《圣经》中陈述过的圣地;一定要将这片荒凉的土地,恢复成流着蜜、淌着奶的经典圣地。

中东游以色列之四、圣城(一)
作者、燕然搦管
2018年10月20日

张博览 发表于 2021-2-24 21:09:09

史记高深今拜读,
岁月无痕祭奠熟。
文化记载谁感悟?
耶稣也为民祈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圣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