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豆 发表于 2018-11-19 22:06:21

散漫拾光(132) 重温古巴--歌、舞

散漫拾光(132)重温古巴--歌、舞
    导游佳佳告诉,古巴人特别喜欢唱歌跳舞,这几天你们会处处体验到。1    西班牙人在16世纪开始殖民古巴,又从非洲和拉美地区贩卖了大量的黑奴开始拓荒,几百年下来,所谓古巴文化实际演变成一种多元体的文化。尤以大众化的音乐和歌舞最能体现出来。古巴人特有的健美身材,配以缤纷的头饰、彩带,伴着节奏劲爆的鼓乐,舞姿热烈、狂放,又不失浪漫,甚至还有带点神秘感。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会被感染,直想上前一起跳起来、嗨起来。1    几次在餐厅和酒吧里见到这样的场景,男女青年进门后立刻随着音乐就“扭”起来,好像一屋子人都是他们的老朋友似的。看起来,音乐和歌舞深深地植入了就是古巴人的性格。1    网络上有人撰文说,是那100多万“革命”后逃到美国的古巴人,成就了风靡美国的爵士音乐和拉丁歌舞。果真如此,那要感谢大胡子卡斯特罗了。
                                  2018年11月10日

老土豆 发表于 2018-11-19 22:10:45


   到达哈瓦那的当天晚上,导游带我们沿着哈瓦那的海滨大道上乘车兜风,老远看到前方昏暗的路灯下的一个“黑影”在晃动着往前移动,再近一点看,是一个女人,她不是在晃动,是在边走边快速地扭动着,完全是一副“如入无人之境”的样子。佳佳说,看到了吧古巴人走路也在“跳舞”,随时随地都可以舞起来。    上面这张照片是加亮处理过的,现场环境比照片要昏暗的多。
老城的中心广场

条件好些的餐厅和都有小乐队演奏,这也是音乐人的第二职业。

圣克拉拉古城的街道上
特立尼达的餐厅

老土豆 发表于 2018-11-19 22:12:32

    在哈瓦那的第二天夜里,按照游程,我们在古巴最好的“国家酒店”演出厅,品着免费的“朗姆酒”,围坐在各自的小圆桌子旁,欣赏了一场高水平的“古巴热舞”。    开场的节目自然是全体演员火热、奔放上场的劲舞,音乐声却一下子把土豆“闹糊涂”了。这曲子咋就那么熟悉呢,听过,好像也唱过。足足有十秒钟的时间,土豆才回味过来,这就是那首“念故乡”曲子。土豆参加学校里老教师小合唱团,每次开唱前,老师弹着钢琴,带我们“开嗓”的一首保留歌曲,土豆在歌厅唱歌必须要点这首《念故乡》。    “念故乡”是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100多年前在美国创作的一部交响曲,他一度迷恋上了美国黑人音乐、美洲印地安人以及牛仔音乐,他的作品常常流露了一种思念故乡的情绪。有人给配上歌词,歌曲渐渐在拉美地区传唱至今。"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何在,常念念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我愿意回故乡,重返旧家园,众亲友聚一堂,同享从前乐。”   原本渗透了浓浓乡愁和淡淡忧伤的慢节奏的曲调,却作为眼前这火爆、斑斓、缭乱的开场舞蹈伴奏曲,可见古巴人是多么喜爱《念故乡》。    在万里之外的古巴剧场,突然听到自己非常喜欢的曲子,很有意思。



















老土豆 发表于 2018-11-19 22:13:42

    结束古巴游的行程,在哈瓦那机场等待办通关手续的时候,遇到这么一家古巴人。用我们的话说他们是“海外古侨”,一家人定居在美国迈阿密,回到哈瓦那探亲。穿红衣服的小伙是这对夫妇的儿子。没想到的是,黑衣大汉却是位歌唱家,说着说着放开歌喉唱了起来。    红衣小伙呢?自我介绍是个拉丁舞教师,和他爸爸一样,爽朗极了,拉起土豆的手就开始教练土豆跳“慢三”。    怪不得有人说,热情、大方、自得、快乐是古巴人天性。




黄成兴 发表于 2018-11-20 04:28:29

人民是文化主体,大众化才有生命力。

姜永年 发表于 2018-11-21 11:23:46

本帖最后由 姜永年 于 2018-11-21 11:29 编辑

非常喜欢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热情奔放,同时也感染了其他民族的人。我自从看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后,就被其热情奔放、动人优美的歌舞所吸引,进而喜欢了很多新疆的电影,逐步推广,又喜欢上了西藏和蒙古的歌舞。文革后期电影解放,我看了印度电影《流浪者》,在喜欢主人公的同时,也非常喜欢里面极有特色的歌曲如《拉兹之歌》、《丽达之歌》等。好听、好看的歌舞,总能给人以积极向上和欢乐愉悦生活的方向的指引!
窦老师从古巴旅游归来,辛苦整理、编排所拍摄的照片并传到网上,给我们带来了关于古巴的各方面的见闻,令我们大饱眼福,似我们也跟着一块儿旅游了一趟古巴!谢谢窦老师的辛苦付出、精心编排!衷心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每天都幸福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漫拾光(132) 重温古巴--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