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刚元 发表于 2014-6-23 10:36:18

溶到血液里的乐曲<收民新歌>

溶到血液里的乐曲《牧民新歌》
      在我们知青七十年代我团广播站每天早丶中丶晚三遍,通过通往各连的电话线对全团广播。播前总先放一首好听的歌曲或乐曲。那年笛子独奏《牧民新歌》刚出版广播员对此曲也是情有独衷。一年,夏天的早晨5.30时都放这首曲子。(大喇叭桶子就再宿舍房前)曲子的引子优杨逶蜿的由远到近的把我从梦里引出耒,每每我就赖在床上听完这首热情奔放丶热血沸腾的乐曲再起床,久而久之有广播站因故没播我也象听完了曲子一样再起床。作下病了。曲子的动人,我等“三人邦” 又是乐噐爱好者,弄到总谱后毎又各背下分谱,凑到一齐时等广播一放此曲,我们跟着“走” 虽然技术不如专业,但每每兴奋异常,意尤未尽。给我知青时溶入永不磨灭的记忆。    返城三十年由于工作丶生活丶生计一直也没时间想它。    退休后,时间的充分,电脑的普及。查到有关这首曲子创作过程,又聆听《牧民新歌》的旋律。勾起对那年代,那段生活经历的回忆。    (没电视的年代爱好民族乐的人听到扬琴的爬音再有悠扬的笛音,脑中就出现山淸水秀的画面)引子部分是用蒙古民间长调为基础,上下波动,自由伸展。笛子运用各种技法刻画出特定的意境: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由远而近,碧草如茵,蓝天白云,牛羊成群。乐曲在抒情宁靜的旋律中推出。    第一段,      优美丶深情丶悠杨丶流畅,展示了安祥丶幸福丶恬美的意境。表现了牧民们悠然骑马缓行歌唱生活,赞美家乡。再次出现时是跳跃的小快板,慢板加快变奏。描绘出牧民扬鞭催马的欢乐场面表现的栩栩如生    二丶在乐思上运用起丶承丶转丶合的关系增添了全曲的豪迈气势使情绪更为高涨    三丶是笫一段不完全变化的再现,形象地模拟出骏马啸啸昂首勃勃英姿。结束时更为热烈急速的节奏形成万马奔腾嘶鸣的场面。宣染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
简广易演奏笛子独奏: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71157107/singlePlayer.swf

视频: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UyNDU4NTU2/v.swf

老土豆 发表于 2014-6-23 13:28:03

百度:
作者简介
http://b.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1c33af3e42166d223c77129676220945/b3119313b07eca802cf01112902397dda0448349.jpg简广易先生
简广易(1944-2000),著名笛子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及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独奏演员。1944年出生于重庆,从11岁开始学习竹笛,参加过重庆市少年宫民乐队,在演出实践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9年夏天,简广易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修竹笛。这期间,他曾向北方昆曲剧院笛师叶仰曦、民间音乐家段广义和笛子演奏家刘森学习。1962年,筒广易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参加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除了笛子之外,简广易在箫、埙、口笛、巴乌、葫芦丝等传统民族乐器上也有极高的造诣。2000 年夏天,简广易因忧郁症在自己的寓所里割腕自杀,终年56 岁。


老土豆 发表于 2014-6-23 13:29:42

百度:创作背景    1966年简广易来到内蒙古伊克昭盟体验生活,被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深深打动而创作了此曲。作品创作完成后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动乱时代,当时没有被广泛传播,直到1973年才正式在广播电台播出,成为家喻户晓的笛子金曲。它被选为中国民族十大金曲,又成为惟一被选人联合国科教文音乐教材的笛子曲,在笛子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孙刚元 发表于 2014-6-23 15:52:34

老土豆 发表于 2014-6-23 13:29
百度:创作背景    1966年简广易来到内蒙古伊克昭盟体验生活,被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深深打动而创作了此曲。 ...

谢窦教授替我上了乐曲的视频,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溶到血液里的乐曲<收民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