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莉 发表于 2014-4-30 11:15:51

再次真诚感谢“663”老兵

      刚刚我给李永成大哥打去电话。对他和林姐对于我们的热情招待,再次表示感谢!我们此次去盘锦,去了那么多人,李大哥和林姐及其家人对我们这些当年的“小青年”照顾得极为热情、周全。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老哥哥老姐姐对我们的痛爱!同时也真诚邀请老哥哥老姐姐们,在身体状况允许情况下,来哈小住几日,也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

老土豆 发表于 2014-4-30 19:18:29

    吴大姐一番话也代表四连各地“小青年”的意愿。1
   在四连,“小青年”和“支边青年”这两个称呼更常用,如果要加以区别,就说“哈尔滨青年”或“上海青年”。
1
   663老兵、从其它生产队调来的老农垦,老复转军人以及农业技术员是四连建连的功臣,大批知青到连队的时候,连队营房建设和生产已经初具规模,仅仅两年时间就通了电、修了路、盖了菜窖,建了十几栋拉合辫房红砖房,军人俱乐部、场院、篮球场等都已经建好,还真像个部队营区的样子,令其他连队的知青好生羡慕。
1
   初始,班排长们都是这些老同志,他们在农业生产、军事训练、生活安排各个方面给予各个小青年们极大的帮助。王志钧曾说过,腰受伤后,是663老兵夫妇给了他“家的温暖”。至少8位663老兵和女知青组成了家庭。老兵的父辈、陆续来队的也很年轻的老兵家属、长大了的老农垦的孩子们和小青年们更是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深厚友谊。从1990年起,每年都有小青年结伴回到名山看望老同事们,老同事及他们的子女到哈尔滨、北京、上海等地上学、看病、就业、就医、旅游或购物,小青年们视亲人到家一样。2010年,上海的王双才、张文楹等邀请了几位老同志到沪参加“世博会”。四连2005年夏季,160多位四连人相约在北京,从名山、宝泉岭、山东、辽宁等地来参加活动的老同事及他们的子女竟有70多人。
1
      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地域环境里,180多名各地小青年和这些老同事们友情像一坛醇厚的老酒,醉人一生。


孙刚元 发表于 2014-5-1 11:31:58

老土豆 发表于 2014-4-30 19:18
吴大姐一番话也代表四连各地“小青年”的意愿。1
   在四连,“小青年”和“支边青年”这两个称呼更 ...

在我们刚下乡时对一切都处在茫然时期.有多少长辈丶师长老职工的关心帮助丶嘘寒问暖.每临危险,挺身而出.使知青永生难忘.以至多少年后,病重了,各城市知青去看望。去世了,山南海北的知青来送葬。你给知青一寸,知青给你一丈。

吴家云 发表于 2014-5-2 09:28:09

    谢谢吴大姐代表了我们的心意。和梦莉大姐、忠强教授、嘉书等老战友,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这次去盘锦探望“663”老兵人多,来自哈尔滨、北京、台安、鞍山、大连等地20多人,受到李永成大哥一家人的热情招待,周全安排,让我们倍感亲切,说不尽的感动。大家都有共同的心愿,欢迎李永成大哥、林姐、刘仁举大夫、陈姐及辽宁的“663”老兵有机会来哈尔滨相聚,哈尔滨欢迎您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次真诚感谢“663”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