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豆 发表于 2013-11-18 18:34:09

汪加林--难忘开荒建场艰苦岁月

转自宝泉岭信息港:
难忘开荒建场那些艰苦岁月
      我作为一名垦荒者,回忆起建场初期的情景和一些往事,令我终身难忘,最难忘的还是党群、干群雨水情,领导干部和老百姓始终同吃、同住、同干,战天斗地、开发建设北大荒。

       1956年的夏天,根据上级指示,开荒大队要转为农场编制,从其他的农场又调来一批干部和技术人员,宝泉岭农场研究决定,把我和王忠全同志一起调到开荒大队,当时我是计财科搞计划统计工作的统计员,王忠全同志负责物资工作。宝泉岭农场给予我们派了一台马车,拉着我的办公桌,卷柜,书籍和我们的行李等物品,宝泉岭农场到莲花分场(现在的14队)。走老道不过100多公里,现在坐汽车不到1小时就可到位达,可我们起早贪黑足足走了两天。才到达开荒大队指挥部莲花农场(现在的14队)。当时开荒大队领导对我们技术人员很照顾,让我们到牛棚里面去住,领导住帐篷。半夜时下了一场雨,我们住的牛棚里面进了水,半夜醒来,一转身下床,两只脚全伸进水里,下了一跳,水深达20公分,东西都泡上了,而领导帐篷全泡了,第二天就这样开始了工作。

      开荒作业,拖拉机需要大量的柴油和机油。宝泉岭农场的油罐车只能在好几天时送到凤翔镇,凤翔镇以东的汽车根本不通,只好组织一个20匹马的马帮来运输油。两匹马组成一个担架担一桶柴油(360斤),起早贪晚走一天,把油送到开荒点上去,实在供应不上时,只好抽几台拖拉机,拉着大木爬犁往回拖油。有些老乡,要去凤翔镇办事或买东西,都坐我们马帮大队的车,就像做自己家的车一样,不分彼此。当时的老百姓看见我们后说:“开荒大队成立了马帮大队,成了老百姓的办事大队!”

      佳木斯青年点合并到了农场以后,根据开荒需要成立了若干个清荒小组,专门到开荒地里清理大树疙瘩,给拖拉机作业扫除障碍。有一天,清荒组当天工作完成后,到了下班时间了,班长检查工作,比别人走的晚一些。这个青年班长叫刘玉清,是个党员,工作特别认真,责任心强。他正在认真检查数量和质量时,忽然从树林子里窜出五、六只狼来,一下子把他围住了。有的狼还直往他身上扑,他用手里的清荒镐头去打狼,不慎把镐头打断了,他又拿一个木棒子去打,这时几只狼把他的衣服都抓破了,脸上、后背都狼抓出了血,几乎成了血人。他一边打一喊:“狼来了!救命!”,他一喊,班里的人没走远,有的同志就听到了,大家就赶快往回跑,十多个人把狼打跑了,刘玉清也到在了地上。大家赶快把扶起来往家背,到家以后,住进了医务所,半个月以后才出院,虽然恢复了健康,脸上和身上留下了痕迹,真是清荒险些送了命,多亏同志们来帮忙。
      在那样的艰苦岁月中,大家工作很起劲,工作情绪很高,干部和群众不分彼此,同吃、同住、同干,人人就一个心眼:如何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

                                             作者:汪加林

柏弘耀 发表于 2013-11-18 19:40:11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知青不前不后,当年我们头上的树叶刚好遮住半个身躯。同苦,同甘。难为前辈了!

王柏琴 发表于 2013-11-18 20:21:43

他们那时的开荒才叫真开荒.我和王忠全一起工作那么多的日子,还真没有听他讲过去的垦荒的经历.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佩服.

谢肇祥 发表于 2013-11-18 23:02:01

       什么叫开荒?汪加林他们那阵子才叫真是!我是从十四队出来的,过去到现在还真没听说过过去十四队叫莲花农场的。绝对是鲜为人知啊!看来我们的确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了。为有汪加林这样的前辈肃然起敬敬重有加,看了这样的故事文章,敬礼啊!

宋宝安 发表于 2013-12-3 11:42:52

      二十几年前,结识了一位教剑(晨练)的陆师傅,沟水相逢,只知其姓。他参加过北大荒开荒。说起来他还知道十四连,那时叫“三十二庄”,包括名山屯,肇兴屯,是大排行。

老土豆 发表于 2013-12-3 12:48:08

宋宝安 发表于 2013-12-3 11: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十几年前,结识了一位教剑(晨练)的陆师傅,沟水相逢,只知其姓。他参加过北大荒开荒。说起来他还 ...

选自宝泉岭信息港
http://www.bql.com.cn/ArticleList1.aspx?id=17755

《名山农场志1986--2000》 第二节 基层单位
十四、十四队
  农场第十四生产队建于1958年,当时命名为三十二庄,1958年改为农场二队,1969年改为
十四连,1977年改为十四队。十四队位于农场场部的东北部,距场部15公里,北邻黑龙江、萝
北县肇兴乡,南部、东部与绥滨农场接壤,西部与农场十九生产队相连。地势东高西低,平均
海拔58~60米。2000年,全队总人口444人,其中职工175人,总户数128户,营区总面积218 500
平方米,耕地1 229公顷,粮豆总面积501公顷,粮豆总产6 199吨,粮豆总产值711万元。是以
加工养殖为辅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农场的大型机械化生产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加林--难忘开荒建场艰苦岁月